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

蘇油笑得吭哧吭哧的:“你老兄可也是福建人,當年拿鄧文約這老鄉笑話我,現在可怎麽說?”

章惇手扶腦門:“報應啊……”

“哈哈哈哈……”蘇油終於痛快地笑了出來:“整人那是真厲害,但我就問政績出了啥?就一個手實法,還想在我東南試行,結果還不是給老哥你懟得灰頭土臉?”

章惇說道:“那也不可不防,這次郊祭大典後,推舉你為殿學士,什麽意思你不知道?”

“哈?”蘇油樂了:“我有蘇湖開發大局在手裏,二十萬頃良田打底,整到我頭上,其實是不智之舉。吉甫公不是不聰明,這完全是被權力的欲望蒙蔽了心智。”

章惇笑了:“我也是如此與韓相公說的,陛辭之時還提醒了陛下注意身邊人才凋零的情況,沒想到一轉身他就跳出來應景。哈哈哈哈,何其快哉!”

蘇油拱手:“是,子厚兄大才,所以接下來就有事拜托了。”

章惇嚇得跳了來:“少來!曾子宣和呂望之,被搞得跟你家佃戶似的,你少來編排我,我就是來湖州享福的。”

蘇油賊笑:“可龍裏的佃戶,日子怕是都比他們好過多了。別鬧說正事兒,一州之地,怎能顯得兄長的才能呢?所以嘛,我打算讓你將杭州事務也一肩膀挑了,接下來我另有大事,交給你們怕是做不好……”

章惇傲氣又起來了:“幫你挑起杭州事務沒問題,不過話先說清楚,什麽叫交給我們做不好,非得你蘇明潤才行?”

蘇油掰著手指頭:“鐘山天文台,皇宋銀行兩浙路經濟規模前景預測,三酸兩堿工業體系,棉花油菜種植,新法織造,絲織和棉紡產業提振,新法捕魚,海洋漁業產業升級,海圖繪制,洋流季風分析,軍工產業部署,槍支彈藥,軍品制造……那要不我們換?”

章惇聽得一個頭兩個大:“走開!不換!先說好,只幫你再管一個杭州!”

“行!”蘇油起身:“那一會你去找蔡京拿印信,然後他就要全心投入水利司事務了……對了提醒你一條,《潮報》是與民發聲的喉舌,你只能在《兩浙新報》上以理服人,不能以官府之勢壓人。”

章惇傻了:“喂等下,怎麽說走就走?你要去哪裏?”

蘇油說道:“我啊,剿匪!先還兩浙路百姓一個安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

長興鎮牛頭山麓,兩浙路轉運司神泉監鑄幣廠外,一支在如今宋人看來非常古怪的部隊正在集結。

黒呢褲,灰呢服,紅杠杠,黃銅肩章,帽徽,鋼盔上高高的紅纓。

皮靴,武裝帶,皮質銅按扣的彈藥匣,身後五枚手拋型震天雷。

背上硬皮包,裏邊是毛毯,單兵口糧,側面是多用工具夾層,背後還有一柄控鶴囤安兩軍傳統的工兵鏟。

身前有兩個炒面袋,是長長的臘腸形。

隊伍站得筆直,身側是一支兩浙路自行生產的熙寧七年型神機銃,和之前的神機銃最大的區別就是槍管變成了圓管,重量減了不少,槍管下還多了折疊式三棱刺刀。

真家夥,六個月訓練七十步十發八中老規矩。

上四軍的操典結合新軍新法,被狄詠和王中正練到了極致,現在的兩浙路衣錦新軍,從上到下從裏到外,煥然一新。

蘇油穿著沒有軍銜標志的軍服,在王中正和狄詠的陪伴下,來到隊伍面前。

王中正背著手,冷冷的目光掃視著每一個人,似乎在挑剔誰軍容不整,誰軍姿不肅。

狄詠抽出佩刀,正步走到隊列前,舞出一個標準動作:“全體都有,立正,敬禮!”

所有軍人昂首挺胸,左手控槍,右手平舉捶胸,發出一聲整齊的悶響。

狄詠原地轉身,將佩刀正立胸前,然後一個斜撇:“衣錦新軍,應到一千一百人,實到一千一百人,集合完畢,請少保訓話!”

“稍息!”蘇油同樣敬了一個標準的捶胸禮,然後將手放下。

隊伍又發出一聲整齊的悶響,集體換了一個姿勢。

蘇油對部隊非常滿意:“當兵吃糧,報效皇宋,保衛疆土和百姓,是每一個大宋軍人,天生的義務與責任!”

“各位都是層層選拔的軍中精英,粗識文字,應當知道《武德歌》中的內容,應當知道,一個軍人,應有的素質和品性!”

“精忠報國,至高榮譽!”

“忠烈祠裏的萬千英魂,沒有人問他們的出身來歷。全體大宋人,只知道他們曾經為這個國家,為華夏丕裔,為綱紀倫常,流盡了自己最後一滴鮮血!”

“所以他們成了神,終年香火,綿延不斷。”

“只要大宋國紀長存,他們就永垂不朽!”

“但是我不希望你們像他們那樣,他們的犧牲,成就了今天的我們,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遺志,將皇宋的軍旗,插到大宋每一個敵人的墳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