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

王中正直搖頭:“要我說大宋除了河北,陜西,各地軍力多不堪用,空占名額,立國之初的上四軍那股子勁,早特娘的沒了!”

蘇油說道:“如今河北八十年不言兵,又災害連連,一樣不頂用。我的眼裏,也就西軍十幾萬人和你們這些新軍。”

“不過兵是練出來的,將是殺出來的,軍是錢堆出來的。主要還是承平太久了。如今的西軍,與夏人廝殺了三十年,戰力就還是不錯的嘛。”

王中正笑道:“聽聞夏人在重建鐵鷂子?換成了一種亮閃閃的全鋼板甲,我的個乖乖,那得多少錢一副?啥時候再出蕭關,咱也弄一套板甲回來玩玩?”

蘇油說道:“之所以要將新軍抽得遠遠的來編練,就是怕夏人知曉機密。那玩意兒遇到神機銃,霹靂炮,屁用都沒有。先讓他們得意著,有朝一日……也不是一定要出蕭關啦,青唐,橫山,到處都可以出去,哪兒開打不是打。”

王中正豎起大拇指:“少保你這脾性我就服氣,別看平日裏一副溫吞吞的模樣,每咬一口必須得咬到骨頭,狠!”

蘇油翻著白眼,我就當你在誇我好了:“這車減震還是差……說那麽多都是枉然,要是幾個水匪山盜都打不過,那可就鬧大笑話了……”

王中正也跟著翻著白眼:“臨陣之前也沒點忌諱……”

杭州往西過了昌化縣百丈山,就算是出了錢塘江河谷平原,進入了山區。

百丈山,只是一座更大的連綿山脈,大障山的東部起點。

這裏處於杭,睦,歙,宣四州交界,《寰宇記》雲:“古吳越於此分界,故名。秦立鄣郡取此。”

所謂“蟠踞徽饒數百裏,平分吳楚兩源頭。”

鄣峰,大鄣山的主峰,以石門、斷崖、雲海、虬松四勝著稱。奇花異木、珍禽異獸層出不窮。

南側懸崖陡壁,直落千米。北出清涼溪,有十八龍潭,溪岸奇峰比列,巉巖巍石,奪人心目。

山裏有天子墓,太子尖,湖田山,周圍有龍須山,鳳凰山包裹,易守難攻。

這幾個名字和風水格局,讓蘇油懷疑可能有古代春秋時期諸侯的墓葬在其中。

不過這裏的匪首可不這樣想,估計認為自己是王命所鐘,因此選擇了這裏作為的老巢,建立營寨,還給自己立了個稱號——叫天齊。

這是兩浙路最大一股悍匪,叫天齊本名叫做王齊,曾經是歙縣縣尉,在西邊同夏人廝殺過,剿滅南蠻時也曾立過不小的功勞,除了武藝高強,帶兵也是一把好手。

因縣裏長官欺淩,王齊一時不忿,殺了縣令,扯旗造反,橫掠州縣無人可抗。

於是歷任州縣花錢買平安,周邊幾個縣城,竟然出現了匪徒大搖大擺入城嫖妓招飲,地方官員還要請客買單,備足錢糧恭迎恭送的古怪場景。

不過蘇油的到來,以及新移民政策的推行,讓這種狀況發生了徹底改變。

盜匪的底層也是窮苦人出身,如今有了重新做人的機會,無不蠢蠢欲動。

官員們為了政績和實質獎勵,同樣蠢蠢欲動。

數月下來,偷逃下山,投奔官府的盜匪,竟然越來越多。

這讓叫天齊有些坐不住了。

平天寨有一個大寨,兩個小寨,一共三位當家。

如今三人就聚在一處,長籲短嘆。

二當家是個道人,道號洪孟公,生得身形長大,還有一副美髯。

洪孟公的小寨叫羽化觀,相傳當年障峰有一勞姓道人在觀內羽化成仙,因而得名。

此人武功比叫天齊還高,叫天齊剛立山頭之時,曾得過洪孟公周濟,後來兩人幹脆歃血為盟成為好兄弟,一起為非作歹。

就聽洪孟公粗聲粗氣地說道:“大當家的,如此下去可不是辦法,兒郎們受官府蠱惑,都動了去太湖的心思。”

“今天溜幾個,明天溜幾個,再這樣下去,偌大的家業可就得散了。老三,平日裏就你鬼點子多,你給出出主意!”

三當家是個秀才,叫魏崇,做生意虧蝕了本金,卻偏偏叫天齊下山綁票的時候,將他綁上山來,結果拿不出贖金,差點被叫天齊撕票。

秀才巧舌如簧,一番言語下來竟然大得叫天齊的青睞,於是留在身邊當了個軍師的角色,叫天齊隊伍壯大之後,便分出一個山頭讓他打理,與洪孟公互為犄角,拱衛中峰。

魏崇生得幹瘦,冬月裏山上寒冷,卻還把玩著一柄折扇:“二哥說得是,不過要讓兒郎們心齊,那就得肚子吃飽,還要沒有退路。”

“今秋打歙縣常平倉失了手,山寨眼看資儲不濟。明公,道長,要再不下山幹一票,只怕人心還要散。”

洪孟公怒道:“今秋失手,乃是歙縣有備,楊元素楊老兒太厲害,料定我們畢定下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