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

而且他對蘇油是真佩服,寧海軍情報分司,本就是此次占城秘密計劃的實際操作者,而這個設想的制定人,卻是蘇油和王韶。

都說“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孰料“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大宋文人臭毛病太多了,歧視內官,歧視勛貴,歧視軍人……

卻崇拜和尚,崇拜道士,甚至臭捧名妓……

可蘇少保就沒有這些臭毛病,而且不但不貪沒將士功勞,還愛推功,尤其是軍功。

比如這次,明白人都知道,大宋能不費一兵一卒收取占城,不可能真的是什麽天意巧合,這肯定是蘇油的功勞。

但是你雖然可以瞎猜,你卻拿不出證據。

證據都在寧海軍情報分司,如今已然上交國史宬,成了大宋的最高機密,五十年內都不得解封。

功勞都成了趙頊天命所歸,三州壯士首義,訶黎無道天譴,占城臣民請命。

這幾乎就是對《孫子兵法》裏邊“故善者之戰,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以及“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完美演繹,蘇學士和王學士,真是當今兵法與戰略的大家。

蘇油對新軍指戰員的要求,是要打文戰,不打武戰。

文戰的意思,就是戰前有計劃,戰中有記錄,戰後有復盤。

所謂“故善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戰前要進行大量的情報分析和準備工作,要有經過推演的作戰計劃和應急預案。

戰役進行的過程中,指戰員的每一道命令都要留下詳細記錄,以備戰後復盤是總結利弊得失,獲得經驗,吸取教訓。

曹南的會安保衛戰後筆記,蘇油也看過,並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他是可造之才。

一路南來,蘇油將他帶在身邊,也是給他復盤整個占城攻略,讓曹南重新站在為帥者的高度,在掌握更多情報資料的情況下,看清這兩年多來的布局和演進。

大宋以文制武,從軍伍中崛起的多是將才。

而能獨當一面,權衡敵我,制定方略,克定強敵,傾覆他國的帥才並不多。

曹家的曹瑋,絕對可以算一個。

響鼓不用重錘,曹南知道,會安一戰之後,少保已經認為自己也有這方面的潛力,在刻意培養。

當然兩人都沒有揭開這層意思,畢竟一個是文官一個是武將,一個是重臣一個是勛戚,真要被扣上了“結交”的帽子,應景了也是個不大不小的罪名。

所以曹南對蘇油很感激,蘇油將兩人關系定義成了上級領導和警衛員,這就既可以指點,又不落毛病了。

也是因為這些原因,曹南在蘇油身邊,乖得跟順毛驢一樣。

這就讓程嶽有些不安了。

程嶽混在蘇油的隊伍裏,很尷尬。

最讓他尷尬的是,蘇油對他的過往並不計較,相反非常的信任。

蘇油還特別喜歡跟他聊天,看得出來,少保對自己的档案是關注過的,對於自己是如何走上了“反賊”這條路,也有他自己的看法。

而蘇油給程嶽的印象,也大大改變了以往對“狗官”二字的定義。

蘇油喜歡給程嶽講大局,講河北河東的水患,講朝堂上關於治河的方略紛爭,講政治制度的復雜性,講西夏和遼國的威脅,講大宋歷史上的敗仗。

講什麽是真正的俠氣,講什麽是肝膽,什麽是氣節,什麽是責任。

講得很淺顯,很直白,講了大宋如今實際面臨的困難和政府為克服這些困難所作的努力,並且分析了其中的利弊,講到朝廷瞎搞的時候,有時甚至也破口大罵。

但是在蘇油的心裏,大宋每一個有能力的人,都應該為大宋這個國家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如果這個國家,還有程嶽這樣不願意為國家效力,甚至是添亂的人,那這個責任,程嶽或許只該負四成,而更多的六成,在朝廷和官員的身上。

蘇油甚至還給程嶽講叢林法則,講文明的誕生和演替,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講強力者對弱勢者不再是拋棄和吞食,而是關懷和愛護,才是文明的標準和道德的體現,才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根本之處。

大宋在這方面,當然也有自身的不足,但是至少舉國上下,在有意識的努力,至少在當今世上所有國家中,是做得最好的。

在河東河北水旱頻繁,朝廷力有不及的情況下,導致了部分地區,部分人群裏,出現了叢林法則重新戰勝文明法則的現象。

少保告訴自己,說自己無疑是有能力的人,能在叢林法則中生存下來,甚至成為受益者,足以說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這些不能說明自己的道德水平,最多值得慶幸,而並不值得光榮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