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鄒時闌

這情形也非常類似後世民國租界時的亂象,市易務所在的會安鎮,各路牛鬼蛇神橫行,大宋的引伴使們在那裏就好比情報掮客,間諜,軍火販子,有時候還接殺人的單。

王韶,訶黎,王珍,張令從,都有代言人在那裏進出交通,縱橫聯絡。

所以鎮上,有多重身份的人很多。

劉蛟的身份便是如此,有引伴的身份,那就是有宋國軍方的背景。

但是他本身是占城土著,而且還是南海上小有名氣的海盜。

在會安鎮這個蘇油刻意營造出來的“特殊”地區,在有心人的刻意塑造下,劉蛟海盜強徒的身份,蓋過了其引伴的身份。

千金一諾,季布一樣的人物。

替占城大佬們幹了不少臟事,占城大佬們也信任他。

劉蛟到了王城後,發現另一股勢力也在準備控制達官貴人們家眷集中居住的妙音坊。

所以他也不救良保故倫兩家的家眷了,直接先下手為強,發動自己的勢力,封坊而守。

鄒時闌晚了一步,卻利用子弟在軍中的勢力,先控制了王城,然後包圍了妙音坊。

劉蛟直接將鄒家的家眷們當做了擋箭牌,讓鄒時闌投鼠忌器不敢強攻。

訶黎覆滅,鄒時闌才真正下定決心投宋,直到交趾路轉運司的敕告下到王城,鄒時闌在四門張榜,宣稱投宋之後,劉蛟才解除了妙音坊的對峙,不過依舊將鄒家人控制在手裏。

鄒時闌無奈,但是多少大事刻不容緩,現在是搶占空白政治版圖的時候。

不過鄒時闌也極有政治家的魄力,只身去見劉蛟,讓他貼身當自己的“侍從”,王城的運轉才正常了起來。

劉蛟非常謹慎,喝水只喝自己打的,吃東西只吃自帶的幹糧罐頭,一刻不離身地守著鄒時闌,其實就是盯死他,活活堅持到了接管王城的新軍到來。

整個吞並占城的行動中,鄒時闌沒有一點作妖的機會,劉蛟絕對是大功臣。

曹南是軍方正面人物,以後皇帝肯定是要他獨當一面的。

而劉蛟有勇有謀,忠誠也經受住了考驗,這就是曹南去後最好的情報分司扛把子。

當然明面上蘇油還是要給鄒時闌面子,然後還要把大宋的幹系撇清。

大家都是陰謀家,啊不,政治家,所以這一套鄒時闌也明白得很,知道考驗演技的時候又到了。

端起酒杯連稱不敢,只道在風雨飄搖時局混亂的時候,有劉蛟守住家眷們,對自己掌控王城反倒是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大家的心思本來都是一樣的,合作起來也非常默契,這才能這麽快平定大局。

所以劉蛟不但是大宋的功臣,還是占城舊官們的恩人。這杯酒,該敬劉蛟才對。

蘇油這才將劉蛟重新招進來,給兩人來了一出將相和,給劉蛟賜座,就在自己身邊,大家其樂融融地討論起新州這塊大餅來。

新州港,肯定還要擴建,大擴建,至少得能夠同時吞吐四艘泰山型那樣的巨艦才行。

同時還要造幹船塢,用來維護保養艦船。

鐵軌碼頭,馬拉軌道車,倉庫,蕃坊,貿易區……通通都要擴建。

與之相配套的城市管理設施,部門,也要建立起來。

光基建就是一個恐怖的大工程。

鄒時闌看著蘇油交給他的規劃圖冊,才知道這個城市的規模有多大。

這是一個比之前的舊王都還要大三倍的巨大的城市,這個城市建造起來之後,將成為僅次於汴京,杭州,成都之後,大宋第四個巨大的城市。

人口,會成為大問題,因此新州還會成為一個巨大的移民城市。

從大宋人口稠密的地區移民,以增加對南海四路的控制力,蘇油估計前後總計得五十萬人口以上,才能勉強滿足掌控地區的人口基數需要。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牽一發動全身,因為現在的丁稅制度,導致了人口的遷移,會讓地方財政出現巨大的變化。

而要解決丁稅問題,就需要改革稅制,推行攤丁入畝。

而僅僅攤丁入畝也還不夠,因為一旦采取這樣的措施,那朝廷對人口的掌控力,又會大大減弱。

這又會不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產生多米諾效應?會不會引來皇帝的擔憂和朝臣們的反彈?

所以在現今的格局下,這個問題也不好解決。

不過幸運的是,這個問題是制度問題,阻力並不在老百姓那裏。

能夠去更好的地方生活,享受不納錢糧的初期優惠,耕作一年三熟的土地,對於無數貧苦的佃農,附庸豪強的莊丁來說,當然是天大的福音。

所以直到現在,南海四路都還是在偷偷摸摸采取走私的方式,千方百計地充實內地人口。

這是一個很好笑的問題,也深刻地反應出中央和地方的沖突,以及相關政策的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