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

自己身邊的讀書人也很多,這番道理愣是讓以往自詡學富五車的那些人挑不出毛病來。

而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家梁是多麽的不簡單,聽聞還曾經和益西威舍在眉山學宮同學過,果然了不起。

被自己的敵人集團的人在己方最擅長的領域擊敗,秉常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對家梁更加欣賞。

這就是真正人才的標準,理論和實幹都是出類拔萃,環顧自己身周,只有一個李清,可以與之相匹。

李清和家梁差不多,飽讀詩書,人卻非常務實,自己身邊的人多有賣弄文才顯擺自己的壞毛病,而李清沒有。

正想到這裏,內侍來報:“陛下,李清殿外候旨。”

“宣。”秉常收拾起心情,準備接待自己最看重的臣子。

李清三十多歲,祖籍乃是秦鳳路的漢人,後家族遷移到了鳴沙,成為了西夏人,歷代皆有出仕西夏的族人。

少年隨叔父遊歷行商,遠去過大秦,大宋,遼國。

遼國的情形,讓年輕的李清深有觸動,這是一個與西夏差不多,以遊牧立業的國家。然自澶淵之盟後,遼國與大宋,不聞兵革八十年,經濟民生,取得了極大的發展。

那西夏為何就不行?

見小李清雄心勃勃,叔父就跟他開玩笑,問道如果你是西夏宰相,那當如何?

當年的小李清也不慚愧,說道:“興文教,厚民生,通商路,足兵足食。聯結青唐,橫山,遼國,與宋爭河套全境。”

“掩有河套,祁連,賀蘭,昆侖,黑山,瀚海,於此中厚養二十年,天下不足平也。”

叔父大驚,認為李清骨相清奇,乃人中龍鳳,於是著意培養,開始為其聘請名士,大儒,文韜武略,弓馬槍劍,無所不學。

待到三十出頭,李清已經成為沙洲名將,秉常親政後,將之調回興慶府,充任王室侍講,日親日近,成為秉常的智囊和聯絡控制外朝的重要人物。

李清即便在軍中統帥之時,也常做文士裝扮,現在進來,依然是一身儒衫,俊朗非常,尤其是一雙眸子,靈動有神,是西夏著名的美男子。

李清來到殿內,躬身施禮:“臣李清,參見陛下。”

秉常擺手:“李卿,說過多次,不要如此拘束。”

李清躬身道:“禮序尊卑,不可廢也。”

秉常不禁搖頭:“朝中一個家梁,一個你,還知道在我面前守禮,其余諸臣,哪裏還將我放在眼裏?”

李清低聲道:“陛下,這些言語說出來除了宣泄一口悶氣,並無任何益處,今後還請慎言。”

秉常不悅道:“難道朕貴為天子,一句抱怨都說不得?”

李清毫不退讓:“天子進退喜怒,自有法度,何況……現在正是關鍵時候。”

秉常問道:“改制之事,可是已然準備完畢?”

“正是,”李清說道:“接下裏尚有數月,陛下可以習練禮儀,制作冠裳,在正旦大朝會上宣布恢復漢制!”

“好!辛苦愛卿了。”秉常大喜:“朝中大臣,聯絡得如何了?”

李清說道:“如今願意復行漢制的,除了嵬名家的舊族親黨,尚有與青唐,橫山,河湟,涇渭相接的諸州諸路。”

“那些人早就習慣了與漢人接觸,也有不少早就在穿漢服,說漢話,習農耕,與宋人通商,復行漢制對他們來說,本就是輕而易舉之事。”

說完低聲對秉常說道:“還要啟稟陛下一條大好消息,控制青唐橫山和鹽夏韋蘭四州宋貨的大豪商唐四郎,我們也接上頭了!”

“真的?!”秉常喜動顏色:“他如何說?”

李清說道:“唐四郎說如今西夏梁氏勢大,他和梁家人的生意做得很大。”

“不過從商賈的利益來說,梁家是重要客戶,而陛下,也是潛在客戶。”

“他可以答應陛下,動用自己的關系,為陛下建立一條與大宋溝通的通道,不過具體事宜他不參與,只負責轉達雙方意圖。”

“九經,佛經,這些都沒有問題,不過那什麽理工之學,不是大行的顯學,他可以搞到算術初步,物理初步,化學初步有些難,至於《金融論》,卻是聽都沒用聽說過,估計即便在汴京城,也不好找。”

秉常問道:“那軍器呢?”

“唐四郎說軍器是嚴禁。”李清苦笑道:“不過他有渠道從二林部那裏弄到一些長刀,不過鶴脛弩就別想了,錢賺得再多也沒用,得有腦袋花才行,除非……”

“除非什麽?”

“除非,付出足夠多的代價,得到大宋政府和皇帝的首肯。”

“多大的代價?”

“唐四郎說了,要從二林走私軍器,必須經過岷州,知通遠軍,岷州刺史高遵裕,乃是宋國皇帝的國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