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

因此當蘇油聽說蘇轍帶回了馱馬,立刻拉著折克柔跑過來觀看。

騏驥院的都監是勢利眼,給馱馬們的待遇很低,幹苜蓿裏邊連飼料都沒添加:“按照《馬經》的標準來說,這些都不是什麽正經好馬……”

蘇油點頭:“的確不是什麽正經好馬。多少公多少母?”

都監點頭:“裏邊十五匹公馬,三十五匹母馬。別看骨架子大,蹄子挺薄的,估計遼國人也不怎麽當事兒。這些馬放騏驥院,那是丟了官家的顏面。”

這是個很神奇的問題,即便到了宋代,馬蹄鐵都還沒有完全普及,不止一個宋人將給馬上蹄鐵當做稀罕事兒,寫到了自己的筆記裏。

不過蘇油的到來已經徹底從生產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鋼鐵產能的釋放,讓宋人已經不會再摳搜那丁點鐵料了。

蘇油往馬槽裏加了兩瓢四通給騏驥院準備的特種馬飼料,看得都監直抽眼角:“那我就去求請陛下,一半送給北苑監,一半送到狼渡原吧,這些玩意兒擱這裏還真是浪費。”

這時候一名黃門過來:“魚國公怎麽來了這裏?陛下召見。”

蘇油拍了拍手:“那就走吧。”

結果召見的地方是在大殿,蘇油一到就被殿中侍禦史彈劾了一道:“臣劾魚國公不成體統。”

蘇油遠遠表示不服:“我這還沒進殿門,陛下這不能算!”

趙頊又好氣又好笑,的確,蘇油注意得很,停下腳步的地方就在大殿門邊,從理論上講,真不算。

將掖在腰帶上的袍角摘下來,將帽子後邊別在一起的鯨骨襆翅打開,摘掉身上的幹草,從招文袋裏摸出象牙笏板,蘇油這才輕咳一聲,端著四方步,一搖一搖地步入大殿:“臣蘇油,拜見陛下。”

趙頊看了看殿中侍禦史一臉震驚的表情,知道這位新上來的朝官對蘇油的做法還有些不習慣,笑道:“制度就是制度,不過魚國公能每每遊走在制度的邊緣,總也是其心不誠的緣故。”

“罰一個月的俸祿吧。”

蘇油好氣哦,卻也只得躬身:“臣,惶恐備至。”

趙頊說道:“召愛卿前來,是讓你見一位老熟人。他有關於歲幣的新建議。”

蘇油上殿之時就認出來了,遼國蕭禧,當年在雄州見過的,還被蘇油用震天雷威脅過。

蕭禧笑道:“當年和魚國公也是不打不相識,以一舟之力,橫身阻擋我四萬大軍,便知道不同凡響。今日再見,當日的俊美少年,已然是宋朝國公了,實在令故人不勝之喜。”

蘇油也笑眯眯地還禮:“當年蘇油實在是魯莽,更是黑不溜秋談不上俊美。好在使相寬宏大量,能以理折,這才輕輕放過,否則蘇油豈有幸理?”

蕭禧對蘇油的反應非常滿意,蘇油也對蕭禧的反應非常滿意。

當年蕭禧借大宋受災相訛詐,屬於私自發兵,結果吃了個暗虧,回去也沒敢向遼朝反應大宋有了犀利的火器。

這就變相的替宋國保守了秘密,只憑這一條,蘇油便覺得人家蕭禧挺好的。

蕭禧算是遼國最了解大宋的人,既然做了初一,蘇油就立刻把握住了這一絲縫隙,繼續拉著蕭禧做十五。

宋朝在獐子島和鹿島的邊境走私貿易,要瞞過蕭禧那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家一起發財。

大宋魚國公,是有格調,有底線的好朋友,這就是蕭禧如今對蘇油的看法。

蕭禧是遼國對宋談判的主要人物,但是大宋從來沒有用宋遼之間的商業利益,威脅過領土談判,當真做到了吵嘴歸吵嘴,生意歸生意。

就跟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唐四郎,真的是世外野人,不受大宋管轄一般。

但是一般世界上出現了一些當政者的弱智行為,如果你真以為當政者是弱智,那就傻了。

看似弱智的行為,必然有著並不弱智的目的,這才是大概率的真相。

蕭禧能成為與大宋帝國談判的遼朝首席代表,當然是聰明人。

將遼朝的協議文本送上:“魚國公,我朝的條款,其實並不過分。”

蘇油將之接過,草草看了一遍,竟然是一本商貿協定。

蕭禧說道:“如今獐子島,鹿島上的宋商,貿易規模非常龐大,他們在與遼國做生意,卻沒有向遼朝繳納相應的賦稅,這一點是不合理的。”

蘇油立馬懟了回去:“獐子島和鹿島,位於白龍江口,那是高麗的領土,與遼國並不相幹吧?”

蕭禧說道:“高麗是大遼的藩屬。”

蘇油立即針鋒相對:“可同樣也是大宋的藩屬。”

蕭禧說道:“但是貿易的確主要針對的是遼人。”

蘇油不認賬:“那你盡管收遼人的稅啊,或者你讓他們別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