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

不過李誡同樣是恩蔭出身,加上家族裏邊父兄的德行也不怎麽樣,屢被彈劾,連他也不怎麽受待見。

一邊扯著這些閑篇,一邊就來到了州衙。

沒有旗牌儀仗,蘇油也就沒有擺譜,在州衙前遞了一封拜帖,讓門子轉交給知州。

門子一看嚇了一大跳,拜帖上寫的是“留守西京禦史台,提舉資治通鑒局,商周金石文字局司馬學士所薦蘇伯純”。

司馬光在這裏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門人根本就不敢拿出對付一般幹謁的讀書人的態度,趕緊將門貼送了進去。

不一會,衙內響起了急切的腳步聲,一個聲音邊走邊喊:“好你個蘇伯純!這是考我的記性來著?!還拿著司馬學士的名頭來嚇我!”

那人走出衙門,對著蘇油施禮:“下官歐陽發,見過明公。”

蘇油還了一禮:“野服相見,世兄無需客氣。”

歐陽發苦笑著搖頭:“豈敢,明公成名太早,世間記得這個表字的人,怕真是不多。”

蘇油笑道:“但是世兄研究歷朝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我就知道一定難不住你。”

說起來歐陽發年紀比蘇油還大了十多歲,不過官職上卻是天差地遠。

好在他的父親歐陽修,算是蘇家人的伯樂,加上歐陽發也壓根沒把自己當做什麽正經的官員,他主動要求來鄭州當官,目的是為了研究這裏的殷商遺址和文物,因此在蘇油面前說話也比較隨意。

反倒是門子徹底糊塗了,看府君的態度,這三十郎當的士子,來頭不是一般的大。

好在自己剛才沒有擺出對付寒酸士子的嘴臉,要不然現在可就沒有下場了。

進入衙內正廳就坐,歐陽發才問道:“接到朝廷公文,說是國公將要巡查西線,卻不料是這麽個來法。”

“這個下官不得不勸一勸,白龍魚服,受制釣翁。明潤你如今乃是國之重臣,這樣行來,過於輕率了,要是被沖突了,國公顏面事小,朝廷顏面何存?”

蘇油笑道:“沿途都沒有下船,就是和船東聊了一路,暗中考察了沿途的關卡,水閘,稅關,衛所,這制度和設施,要是不跟著船東走一遭,就體會不到好歹。”

歐陽發有些赧然:“這些東西我不太懂,要不要我把通判給你喚來?”

蘇油說道:“不用,等狄詠旗牌護送到了再說吧,現在我就是一個來看望世兄的小老弟,不是朝廷派下來的官。”

歐陽發喜道:“那可擔不起,對了,我少年事師事胡瑗,得胡師古樂鐘律之說,對於三分損益之法頗有自得,也知道通過三分損益,五音尚可,然轉調是不可能的。”

“十二平均律卻又過於深奧,以琴簫試之,的確圓轉如意,然終是不明其奧。久想請教,又怕明潤國事繁忙,不敢打擾,今天可不就正好?”

蘇油笑道:“那個的確有些難,不過我可以通過畫圖給世兄簡單講講裏邊的道理……”

於是兩人便開始探討起音律來,蘇油跳過了計算繁復的那一部分,只畫了一條曲線和一條斜線,講解了三分損益法的誤差,以及十二平均律巧妙的曲線取值原理,即便是這樣,也講到了過午時分。

歐陽發總算是明白了一個大概,拱手說道:“這乃是發天地幽微,綜萬籟一理,華夏正音,從此可不借樂器,憑文字而傳,萬世不易。”

“明潤僅此一事,即當名垂青史,實在可喜可賀啊。”

蘇油摸著肚子:“什麽可喜可賀,講得口幹舌燥,也換不來一杯茶水,說得天花亂墜,肚子還是餓得咕咕直叫。”

“哎喲!”歐陽發這才大感失禮:“我的錯我的錯!聞道欣喜,不覺忘饑,我這就叫人置辦。”

蘇油說道:“不用,叫個熟悉當地的老吏過來,官場上的那一套不但不好吃,弄不好還要引來彈劾,算了,給你省下些公使錢。”

歐陽發大感不好意思:“這可如何使得?”

蘇油笑道:“你要覺得不好意思,那就一起去,一會兒你會賬。”

歐陽發叫來一位老門頭:“這位是府中門頭管事,在衙門裏行走幾十年的了,老劉,這是我一位故交,性好美食……”

蘇油笑著制止了歐陽發:“接下來的我來說,你搞不清楚裏邊的路數。”

“老劉啊,鄭州城裏有些什麽老字號,新吃食,市井當中的小門臉,物美價廉客人多的那種?”

劉王一聽就明白了:“北門下頭的每日等著進城的牛馬行人很多,那裏開著不少的食肆,每日裏生意很火爆的。嗯……如孫家胡辣湯,油饃頭,黃家的燴面,都是大受歡迎的吃食。”

“對對對就是那種!”蘇油說道:“那就走吧,今天我們就吃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