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

我的個天神爺呢!這要是讓老百姓知道,還不得把城北都給圍堵了!

來到城北,沿著城門出去的主幹道兩側,果然有不少的食肆,瓦舍,甚至還有勾欄。

蘇油笑道:“老劉帶的好地方,這裏有點兒汴京城的意思了。”

老劉賠笑道:“敢叫明公得知,這十來年裏,鄭州城可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大變化。國朝輸天下財用於京師的舊制,經明公一改,帶來的,就是三畿四輔的繁華景象。”

蘇油搖頭:“國朝制度,每一項都有它的時代背景,這項制度立國之初不但沒錯,反而是必須的,是對穩定國家有好處的。”

“在多年發展之後,制度才漸漸不能適應形勢,汴京城上千萬人聚集,廂軍禁軍問題,成了我朝冗兵的巨大毒瘤,侵吞了國家海量的財政收入,弊端遠遠大過了好處,這才不得不改。”

歐陽發笑道:“都說蘇家人陛下也陪得,小孩童也陪得,這還真是見識了,老劉就一老門頭,他這麽隨口一說,你就給他耐心解釋國家大政。”

蘇油也笑:“越多一個人理解朝廷政策制度,就越多一個支持者嘛,汴京時報上每一期可都是要登載這些的,就是要讓百姓知道朝廷的大政方針後邊的政策背景,也歡迎大家提出問題。”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老劉頭知道了這些,說不定回家就給子孫講解,一傳十,十傳百,這就算是為國家做貢獻了,老劉頭你說是不是?”

老劉頭滿臉窘態:“豈敢豈敢,其實太守說得是對的,老漢真就隨口一說而已。”

“哈哈哈……”蘇油也不計較:“也是,說這麽多其實也沒用,最要緊先讓老百姓吃得飽飯才是正經。就好像你家太守拉著我聊了一天,什麽用都沒有,關鍵是這一頓得讓我吃飽吃好了我才沒怨氣。”

“明潤你……”歐陽發翻著白眼:“你可不是什麽老百姓!”

很快,劉門頭便領著幾人來到了一家食档,別看老劉頭只是一個老門頭,在州衙裏邊算不得什麽大人物,但是明顯卻是鄭州城裏的老地頭蛇,跟他打招呼的人不少。

食档都沒有牌子,就一張簾招,上頭寫著五個字——“孫家胡亂辣”。

幾口大灶幾張小方桌而已,客人倒是很多。

掌櫃的見劉門頭過來,趕緊招呼家小子將自家擺茶的小桌給騰了出來:“劉爺來了,這裏這裏,可不敢讓你老久等。”

劉門頭也不客氣,招呼蘇油幾人坐下,問道:“明公,有什麽忌口的沒有?”

“沒有。”蘇油說道:“青蒜一會兒多加點,還有,碗筷得燙過才行,算了我自己去吧……”

見蘇油在燙碗筷,掌櫃的感覺自己受了冒犯:“老客,俺這裏的東西都很幹凈的……”

蘇油笑道:“看得出來,不過這是汴京城裏邊的講究,但凡好一些的食档,邊上都要支一個蜂窩煤灶台,燒一鍋水,裏邊放上幹凈的碗筷就這麽煮著。”

“大相國寺裏有顯微鏡,每年幾個大節都要對外開放,這看似幹凈的水,其實都藏著一些小蟲子的,就這樣看不到,得通過那個顯微鏡才看得見。”

“後來大方丈就落下了病根,非得用燒開的水才行,漸漸就成了風俗。”

孫掌櫃一邊熟練地制作胡辣湯,一邊跟蘇油聊天:“是嗎?要是這樣我也可以搞起來,一天倆蜂窩煤球也不當幾個錢,客人舒心最重要。”

燙完碗筷,蘇油也沒有回去,將碗擺好,就在那裏看孫掌櫃的渾家往油鍋裏挑面團。

面團是發酵過的稀面糊,用兩根筷子攪起來一團,然後相互刮著下到油鍋裏邊,很快就成了一個油炸團子,和油條頗為類似,就是比較短小。

孫掌櫃笑道:“官人,不用這麽候著,一會兒我給你端上桌就好。”

蘇油笑道:“你渾家這手法頗為地道啊,沒有十年的功夫練不到這程度。”

孫掌櫃笑道:“你眼力毒,她是嫁入我家之後才搭手的,到今天整十年,做這油饃頭,也整十年了。”

蘇油說道:“十年,那時候胡辣湯和油饃頭很貴吧?”

孫掌櫃一指“胡亂辣”的簾招:“那時候沒有這個辣字,胡椒這麽金貴的玩意兒都是敢亂用的?用的蓽撥桂皮茱萸之類,油饃頭也用的羊油。”

“要是蘇探花當面,那小人真要跟他道一聲謝,有了他,這胡椒,油料,價格才便宜了下來,才有了小人這份嚼谷。”

“就這樣也還舍不得放的,嗯……那得是五年前了,有一次我狠心買了二兩胡椒粉,被我渾家當做蓽撥粉給下錯了,把我心痛得喲……”

“結果當時大家吃了人人叫好,我想著本錢厚點就厚點吧,薄利多銷也是賺嘛!這才有了孫家胡亂辣的名聲,生意一下子就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