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諜

到得黃昏時分,狄詠的隊伍也抵達了鄭州,在城外北營駐紮。

次日一早,蘇油換上了朝服,打起了儀仗,前往鄭州鍛造廠。

鄭州鍛造廠,承擔的是鋼材鍛造工作,拳頭產品就是各類軸承,車輛底盤,槍炮鍛鋼構件。

其次才是工字鋼軌,機械構件。

最後才是各類沖壓民用產品。

這是一個工人上千的大廠,工人的身份是之前汴京的廂軍,再加上他們的家屬子弟,以及核心骨幹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合計有六千多人。

半軍事化管理,工人們還是很適應的,甚至覺得管理比以前還寬松了一些,薪水給得足,類似後世六七十年代時期的國營大廠,廠內還設有小型的衙差房,各種店鋪,比大宋其它地方一個監只大不小。

管事的是石家的老人了,見到蘇油倍感親切,上前打躬作揖:“小人見過國公爺。”

蘇油下得馬來:“你是石勇吧?”

石勇眼淚都快要下來了:“國公還記得我?當年姑爺才到汴京,從鄭州莊子給公爺送馬的就是小人。”

蘇油笑了:“對對對,就是你,這都管著這麽大個廠子了啊,了不起。”

石勇連連作揖:“不敢當國公贊賞,知道國公要來,廠裏工人代表,理工技術人員都翹首以盼,禮堂已經布置出來了,大家都想公爺跟我們講幾句話。”

蘇油說道:“先視察吧,我要去廠房看大家幹活,之後和大家開會,能見到的。”

石勇說道:“也是,那請國公隨我來。”

石勇看來操持工坊出身的,對生產抓得很紮實,這裏的鋼材來自鄭州鐵坊,包括了錳鋼,灌鋼。

灌鋼還分了高碳低碳,最尖端的產品,就是車床用軸承。

而軸承的核心,就是沖壓滾珠生產。

這是石家的核心技術,沖壓滾珠標稱精準,打磨方式先進,熱處理精到,只有石家掌握了滾珠沖床的全套核心生產科技。

如今大宋的各大工業基地,雖然已經能夠生產普通車床,但是車床所用的滾軸,全部來自這裏。

技術總監懷著激動和自豪的心情,給蘇油講解滾珠和滾軸,以及車床的最關鍵部件——主軸箱的生產技術要點。

相比蘇油和石富當年在眉山的起步,如今的車床技術經過快三十年的發展,已經裝備上了轉塔,齒輪箱和背輪機構,為主軸的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邁入了相當先進的水平。

蘇油估計,現在的鄭州高精度車床,差不多已經可以和真實歷史上十八世紀末期的機床相媲美。

機床,被稱為所有工業設備的“母機”,如果說三酸兩堿,煤鐵產能是近代工業體系的基礎,那機床,就是近代工業的翅膀。

當然同樣重要的,還有蒸汽機。

技術總監站在一台轟隆鳴響的機床前,自豪地介紹道:“這是我廠最先進的蒸汽動力機床。通過蒸汽機提供穩定的功率輸出,無論軸行程,轉速,給進速度,切削速度,負載容量,輸出扭矩,加工精度,都達到了以前的機床無法達到的程度。”

看著工人在機床上進行切削生產機床主軸,那進刀量和給進速度,已經有點近代機床的意思了,之後蘇油的目光就落在那台巨大的蒸汽機上:“凸緣盤帶來的好處。”

凸緣盤就是後世所說的法蘭盤,技術總監佩服得五體投地:“國公對我們的技術非常了解,正是凸緣盤零件的使用,解決了高壓密封問題。”

“不光是蒸汽機,更重要的是運用到液壓機上,克服了八百噸級沖壓設備的技術難題,現在我們正在試生產千噸級冷軋設備。”

“了不起!”蘇油大為贊嘆:“不過我怎麽聽說,你們廠的五百噸級水壓長五零零三型,還在使用?”

“呃……”技術總監愣了一下:“的確還在使用,不少的民用訂單,是那台機器完成的,前兩天還壞了,是皇家理工學院派人來給我們修好的。”

蘇油笑了:“你確定是皇家理工學院派人來的?”

技術總監看了石勇一眼,石勇又看了廠辦管事一眼,管事都趕緊說道:“那人名叫張賈,字子虛,是思喜的師弟,已經將那台老機器修好了。”

“這幾天正在廠裏調研技術,收集問題,說是要尋找課題,回學院上報要經費呢……”

蘇油問道:“你怎麽確定這個人就是理工學院的人?”

管事都傻了:“他那一身服色,談吐氣質,還有對機械的熟悉程度,啊對了,他還有理工學院開來的介紹信……”

蘇油繼續問道:“那封信,你看過嗎?皇家理工學院的印章,檢查過嗎?”

“呃……”管事的有些腿軟了:“我……我交給門衛檢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