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詩

蘇油不禁感慨,辛娘的文化相當高,對答知文守禮,甚至連唐傳奇都知曉,可見少女時期也是書香門第。

經過一場變故,如今嫁作農婦,有了孩子,也算是不錯的歸宿,說道:“這樣就好,孩子要好好撫養,你是讀過書的,將他們教育成才,今後難說也不能給你掙回一個誥命。”

辛娘淚眼裏帶著笑:“都是國公所賜,從前種種,恍如一場大夢,現在這樣的日子,才是踏實的。”

蘇油說道:“對,手裏有糧,心頭不慌,我家八公平日裏就是這般的教導。好好過日子比什麽都強。”

辛娘再次拜倒:“其實人最要清楚自己要什麽,國公一首詩寫得好,辛娘給配了曲子,時常作為社戲開場。”

蘇油說道:“你這是擡舉我,其實就連我自己,有時候都不清楚自己要什麽。”

“舊詩多是應景而發,過後也不見得就能保持當時的心境,修為不夠,實在是慚愧。”

辛娘笑了:“國公爺太謙遜了,那民婦這便獻醜,國公試試能否想起當時心境,如何?”

蘇油點頭:“這倒是個好法子。”

辛娘輕咳一聲,屏風後面的樂器奏響。

詩歌唱了起來,歌聲裏邊多了一分自傲與出塵之意。

八關漫溯雄王氣,

七水絪洄壯帝居。

雨野攙犁時漢鏃,

晴郊浚井偶周彝。

河山疊亂灰飄絮,

文武參階玉薦衣。

局事紛離君莫笑,

英雄早在彀中迷。

這首詩,是蘇油當年送給司馬光的,是以司馬光史學家的口吻,寫下的勸慰之詞。

可如今從飽受苦難的辛娘口中唱出來,卻讓蘇油覺得,驕傲出塵之下,充滿了苦澀,充滿了對統治階級無能與貪婪的控訴諷刺。

一曲唱完,蘇油眼裏也閃現起了淚光,對伍定說道:“可有紙筆一用?”

哎喲國公要寫詩!伍定趕緊命人送來。

今日之事必定會被人寫入筆記,自己也因此史上留名了!

筆墨擺好,蘇油起身來到案前,略加沉吟,開始提筆疾書。

朔笛邊笳兩久違,

鉛雲還壓棘城頹。

故舊方驚詞客老,

琵琶猶奏阮郎歸。

秋深鳴鏑驚原下,

歲惡煙烽照塞陲。

叢山難載憂懷重,

更奈辛娘唱一回。

眾人圍著看過,都是無聲嘆息。

辛娘福了一福:“不料掃了國公高會之興。”

蘇油搖頭:“不,辛娘你很好,你讓我重新堅定起來,讓我回憶起這些年到底在堅持什麽。”

說完將鎮紙移開,將詩取過:“辛娘你要知道,讓你們過上安穩日子,本來就不是上位者的恩典和施舍,而一定是他們的責任與擔當。”

“這詩送與你,也算是給我自己的警醒鞭策。哪一天蘇油變易此節,天下盡可以此共譏之!”

辛娘雙手捧過,再次作拜:“《詩》雲‘宜民宜人,受祿於天’。《書》曰‘立功立事,可以永年’。國公有此仁心,自當天佑民頌,光耀汗青。”

從宴會返回驛館的路上,張麒牽著馬:“那個辛娘,要不要查一下?”

蘇油笑道:“新軍核心控制地區,密諜也不會如此張揚。不過……還是查一下吧。七哥你通過四通的渠道查,明天我再交代童貫走一下明路。”

張麒點了一下頭,不再說話。

陜西路轉運司駐地,在蘇油之後便前移到了渭州,之後鞏固了渭州城防,修了囤安寨,完備了防守。

後期種詁,王文郁更是將水泥棱堡一路從渭州修到了石門峽,並將整個石門峽兩端修造起城墻,建起了巨大的寧夏城,渭州已經成了大後方。

涇河平原被蘇油將龍首渠打造好之後,成了陜西繼關中平原之後的第二大麥倉,加上榷市的開放,渭州一時比古都長安還要繁華,有直追洛陽之勢。

洛陽大佬太多,最高長官轉運使,也沒什麽發言權,因此蘇油的後任們,一邊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涇河平原帶來的大紅利,一邊戴著忠勤王事守土國門的高帽子,也就不挪窩了。

兩天之後,蘇烈,童貫,王厚,王中正等人也來到了華陰,趕來報道的還有在南海立下大功,幾年時間裏邊給趙頊內庫撈回了三千萬貫的大財神李舜舉。

李舜舉是趙頊最放心的財務專家,他的任務,就是過來監督皇宋銀行封樁錢專項賬戶的使用情況。

蘇油很忙,也關注不到沙盤推演的全程,蘇烈非常了解新軍目前的戰法,同時手底下人馬多達五十萬,覺得此戰大有可為,準備不考慮其它力量,獨立對抗渭州當面大軍。

蘇油將開戰時間定在秋季陜北麥熟之前,七月三十日,然後只給高遵裕支了一個招,夏人補給從來沒有超過三月的,因此他們扛不過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