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

張商英說道:“禪師妙論,聽你口音,也是蜀中人士?”

老和尚回了禮,摸出一串七彩玻璃念珠:“善哉,和尚法號叫克勤,在昭覺寺進修了三十年。”

張商英聞言大驚,改成了蜀音:“原來是佛果禪師當面!商英有禮了。”

老和尚笑道:“原來卻是我小老鄉,走吧,和尚請二位喝茶。”

來到禪房,老和尚請張商英夫婦二人坐了,表演起了茶道,給夫婦倆斟上。

張商英捧起杯子,心潮翻湧:“峨眉雪芽,十年不得見矣。”

老和尚說道:“想要,就去求尋,心動而不求,翻為掛礙,難以解脫。”

張商英將茶杯放下,笑道:“一杯茶而已,放得下。”

老和尚微笑道:“剛剛施主問,世人眼中,如何是佛。《華嚴》現量境界,理事全真,初無假法。得者心佛眾生,無一二差別。到此與祖師西來意,為同為別?”

張商英想了一下:“同矣。”

克勤搖頭:“且沒得交涉。”

張商英面上微微露出慍色。

老和尚不以為意,繼續說道:“不見雲門遭山河大地否?而無絲毫過患,猶是轉勾而已。”

“直得不見一色,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向上全提時節。”

“彼德山、臨濟,豈非全提乎?”

這是說得如今佛教的五門七宗中的大門,張商英默默點頭,表示首肯,說道:“商英多年研修佛典,認為佛理境界,乃事法界、理法界、至理事無礙法界。”

克勤問道:“居士以為,到了至理事無礙法界,可說禪乎?”

張商英撫掌:“正好說禪也。”

克勤笑道:“不然。居士所言,卻還正是在法界量裏。蓋法界量未滅,是為有法。”

“終是到事事無礙法界,法界量滅,始好說禪也。”

“到彼境界,如何是佛?幹屎橛,麻三斤。”

這說法讓張商英大開眼界:“美哉之論,豈易得聞乎?”

克勤合什:“有一道真凈偈,唱與居士——事事無礙,如意自在。手把豬頭,口誦凈戒。趁出淫坊,未還酒債。十字街頭,解開布袋。”

張商英哈哈大笑:“卻原來是同道中人!這道偈語,怕不是那人的風格!寫給燒豬院惠明的!”

……

中京道,京西獵苑。

耶律洪基鞍前帶著四歲的皇孫,在馬上疾馳。

遼主的這匹駿馬,乃蘇油引進的海外馬種培養出來的,屬於天下第一等,遠遠將侍衛們甩在了後面。

小延禧興奮地指著一處灌木林邊上:“皇翁翁,鹿!大鹿!”

耶律洪基舉起寶弓,搭上金箭:“延禧,看我取它的眼睛。”

小延禧鼓著小巴掌:“翁翁快射!”

耶律洪基笑道:“那你自己抓穩鞍橋。”

小延禧雙手抓住鞍橋上的銅環,耶律洪基一夾馬腹,白馬立即朝著林邊野鹿沖去。

野鹿受驚正要奔逃,白馬就已經沖到了據野鹿十步之內,耶律洪基手起箭落,金箭從巨鹿左眼直貫入腦,大鹿頓時倒地,蹬踢了幾下就斃命。

小延禧鼓起掌來:“翁翁真厲害!哎喲……”

卻是忘記了還在奔馳當中,朝馬下跌去。

耶律洪基右臂一撈,將自己的寶貝孫子夾在了腋下:“你這小子,不想活了?!”

小延禧在空中蹬腿:“爺爺放我下去,我要看大鹿!”

耶律洪基哈哈大笑:“好!倒是天生的膽色!”

彎腰將他放下:“去吧!”

小延禧腳一落地,就抽出腰間的小佩刀,朝大鹿的鹿角砍去:“殺!殺!”

耶律洪基將寶弓放入弓囊,翻身從馬上下來:“小傻瓜,來,翁翁教你!”

走到大鹿跟前,耶律洪基取出小折刀按開刀刃,讓延禧握住刀柄,然後抓著他的手,領著他用小刀切開大鹿的肚腹,將鹿心從取了出來。

切了一片鹿心給延禧:“來,趁熱吃,最是鮮脆!”

延禧接過吃了一口,又往耶律洪基嘴裏塞:“翁翁你也吃。”

耶律洪基張嘴接住延禧遞上的鹿心片:“哈哈哈我孫兒真懂事!”

爺孫倆在那裏吃得挺開心,延禧看著耶律洪基手上那柄折刀,對刀刃上的花紋感到好奇。

耶律洪基說道:“這是獐子島上宋人獻上來的東西,其實鋼質和我們大遼的鑌鐵劍差不多的,就是勝在花裏胡哨,你喜歡?”

小延禧點頭。

耶律洪基笑道:“喜歡就拿去!翁翁送你了!”

延禧開心地接過:“我去給翁翁割鹿肝!”

耶律洪基也不阻止,只是叮囑道:“小心點手,鋒利著呢!”

一隊衛士焦急地奔來,領頭一名武士滾鞍下馬,奔到耶律延禧跟前:“小主上沒事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