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

王師儒很同情室純,老頭為了遼國的科技可以說是殫精竭智,怎奈捺缽大會上的悲號,讓好大喜功的耶律洪基徹底記住了。

要不是室家也是開國世家,室老頭在朝中人品不錯親戚故舊不少,早就被耶律洪基丟到北極去放羊了。

見耶律洪基不滿,王師儒趕緊岔開話題:“現在當務之急是救災,耶律慎思和蕭惟信也覺得宋人入遼不可,想予以拒絕,不過四通商號河北路經理薛忠,卻提出了另一個方案。”

“什麽方案?”

“薛忠說,可以利用涪國公對皇宋慈善總會的影響力,讓宋朝太後出面,召集醫道僧侶和民間人士來幫助。”

“耶律慎思當時提出,如果是這樣,那就讓宋遼邊境五台山的和尚們一起參與。”

“薛忠將信送到汴京,涪國公回信說,如果大遼同意,大宋將派遣大相國寺道隆大和尚的師弟道崇,張天師的叔父張潛善,還有五台山真容院的克勤大和尚為隊正。”

耶律洪基神色頓時變得又驚又喜:“佛果禪師,大律僧正還有紫陽真人?涪國公真是如此說的?!”

王師儒點頭:“是,另外,還有代表慈善總會的張商英,以及涪國公醫館寧善堂坐堂,翰林醫正,大宋開國候錢乙。”

這兩位耶律洪基不怎麽關心,他只對前頭那三位感興趣,開心得在草地上踱步:“活神仙真佛子,要來我遼國?!大宋真的願意讓他們來?朕要在五龍井給他們修觀院!”

王師儒在心底暗翻白眼,躬身道:“陛下,他們是來救災的,不會越過長城。”

“那朕就去南京親迎!”耶律洪基興奮極了:“等等……宋人,可有什麽條件?!”

王師儒說道:“大宋倒是沒什麽條件,不過四通的薛忠說,如今女直在售馬給他們,因為要跨海,成本和損失較高,能不能……直接和大遼在雄州進行馬匹貿易?”

耶律洪基面色就冷了下來:“女直?我許他們伐木,已經是格外開恩了,他們竟敢如此?”

王師儒說道:“如今女直人在白山渡過鴨淥江,然後從其東岸到海口與宋人貿易,那邊按疆界是高麗地域,都是荒涼之地,我邊塞諸官司也難以管轄周全。”

“他們甚至敢坐著木排,揣著人參,渡海去獐子島。哪怕是九死一生,只要抵達一次,對他們來說就是消受不完的財富,因此江口巡防,屢禁不絕。”

“陛下,宋遼間的馬禁,因為女直人的存在,已經形同虛設,與其讓利潤被女直蠻人得去,不如我大遼自取之。”

說完看了一眼邊上的白馬:“陛下的坐騎,就是四通給陛下送來的同天節賀禮,這匹福建海島龍駒,其優良完全不下我北地名馬。”

“宋人如今已經有了優良的馬種,臣還聽說他們西北狼渡已經育馬成功,如今繼續在相州開辟了大馬場。”

“培養出馬群,也不過遲早的事情。”

“現在同意馬匹買賣,還可以算作大遼對宋朝好意的巨大回報,要是再過幾年,怕是什麽都算不上了。”

“同意回易馬匹,大遼就不算是白拿宋朝的援助,兄弟之邦仍為敵體。此其一也。”

“將大利從女直人那裏奪回來,以免其利用所得強盛起來,妨害我東境邊防,使其繼續仰我鼻息,方便羈縻,此其二也。”

“二道如今已經被蝗千裏,寸草不生,連人都需要救濟,何況牲畜?將它們遷移到北方,就是將麻煩也帶了過來。還不如就地解決,讓耶律慎思利用販馬所得,救治災民,就無需再從北方調撥錢糧,此其三也。”

耶律洪基覺得王師儒說得也是道理:“讓女直節度使完顏劾裏缽來中京,我要治他約束部眾不力之罪!告訴耶律慎思,同意其回易馬匹之請,但是這次是特例。”

“雖然沒什麽大不了,但這次是求馬,提防下次就是求地!”

王師儒笑道:“陛下聖明,這樣已經足夠了。”

“耶律慎思頗有名臣氣象,此次要求宋人招募五台僧眾加入救助隊伍,就是將我們之前潛伏在宋地的間諜用起來。不但可以隨隊監視宋人舉動,等到功成回去,可能還能得到獎掖,提升地位,可算是一舉數得。”

耶律洪基笑道:“慎思也算是歷練出來了,理當獎掖,你去擬詔吧。”

王師儒是遼朝裏難得多面手儒臣,通習六經子史及醫蔔之書,博洽,善辭令。

道真、學樸、純德、懿文,士人於此四者,長於一猶難。

而遼人士林之中,公推王師儒獨兼而有之。

二十六舉進士後,歷任守秘書省校書郎,樞密院令史,太子洗馬,直史館,尚書比部員外郎充史館修撰。

現在還是梁王延禧的伴讀,同時還是耶律洪基的知制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