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

靠!殿上眾人這才想起來,當真如此!

當所有人都以為夏人輕易就能對付的時候,劉昌祚絮絮叨叨叫大家小心準備不要輕敵;可是當大戰真正開始之後,卻是劉昌祚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硬仗!

所言疏闊,真的是為人也疏闊嗎?

趙頊終於動容了:“蔡愛卿所言在理,昌祚連場血戰,屠敵之數,過於本軍,擒獲斬殺將領數百人,遇強愈強,實為西軍之鋒銳。”

“然其憨直矯伉,易忤於人,之前……是朕草率了。”

“功名勇氣,暴露漠南,西賊震怖,所往披靡。”

“蔡京擬朕旨意,賜劉昌祚玉帶,金鞍,命六路都經略司代朕善為撫慰,不要寒薄了功臣。”

朝中所有人心底都暗暗震驚,不是為了趙頊的決定,而是為了蔡京!

此子寥寥數語,竟然就讓劉昌祚逆風翻盤!

蔡京雲淡風輕地斂手躬身:“臣,遵旨。”

……

進入十月,宋夏間的戰事突然平息了下來。

夏人已經撤退到了靈州死守,宋人繼續鞏固應理、鳴沙、耀德、鹽州。

雙方中間,相隔了三百裏的旱海,夏人不敢出擊,而宋人也停下了進攻的步伐,開始消化鞏固已經取得的戰果。

六路都經略司在四個橋頭堡後面,還設置了蘭州、韋州、夏州三個後勤大基地。

蘭州和夏州都有煤礦,其中夏州的煤礦品位極高,還有夏人的鐵冶。

除了祁連鐵,夏州鐵也是夏人重要的兵器來源。

夏州本是古五原縣,五原水草豐美不說,還有傳統的四大鹽池。

其中烏池白池所產的鹽,一直就是這個時代食鹽中的上品,就算是到明代,這裏都是重要的產鹽區,漢人在此地用鹽與少數民族交換馬匹,因而得了個漂亮的名字——花馬池。

整個河套最精華之地,已經被蘇油盡數收復,夏人所剩下的,就是三百裏旱海戈壁,以及戈壁外黃河東岸孤零零的靈州,和對岸的興慶府。

興慶府北面,是大面積的河渠耕地,耕地以北,就是漠北大草原。

旱海南邊的平川之地,利於車輛行動,蘇油事先準備的數千輛四輪廂車終於派上了用場。

無數的物資,從商州、興洛倉、鄭州匯集到渭州,然後通過寧夏城、蕭關,隨後抵達韋州,之後沿著橫山北麓的平野,向西運往蘭州,向東運往宥州,夏州。

而蘭州的牛羊,夏州的鹽鐵,同樣通過這種方式,源源不斷地輸入大宋。

物資的調配是瘋狂的,蘇油奏請趙頊,火線提拔了在陜西路轉運司表現亮眼的畢仲遊,專門負責四十萬大軍的物資調配。

唯一一處蘇油不用管的地方,就是王中正河東軍一路。

王姥姥的大名,已經讓曲野、葭蘆、明堂三川的漢蕃又愛又怕。

軍功也有了,好處也撈了,恩威廣布三川。

斬首八萬余級,安撫五十萬蕃戶的大功,已經讓王姥姥可以躺在功勞簿上吃一輩子。

用蕃人們的話說,王太尉貪歸貪,但是分地分糧,真的不含糊!

如今的老百姓要求不高,只要你能讓我吃飽穿暖,你就是青天大老爺。只要你不貪到我的頭上,你同樣還是青天大老爺!

這一點上王姥姥還是分得很清的,地跟糧他又帶不走,所以發得也大方。

因此在三川百姓中的口碑非常不錯——王姥姥多慈祥的人啊,對俺們好,對佛祖也虔誠,虔誠到一見到寺廟中那些金銀佛像法器,都要抱回家供奉的程度……

而且聽說沒?最近王姥姥還改吃素了……

說實話,王中正對自己為什麽立了這麽大的功勞,為什麽得到這麽好的名聲,到現在都還有些懵逼。

陛下給自己的河東十二將,是根本靠不住的,唯一的用處就是趁種五幹掉八萬夏軍之後,跟在屁股後邊撿現成。

然後涪國公說大宋要宣揚仁政,給他傳了六字真言,說只要照此辦理,你王姥姥以後就是曲野河南的萬家生佛,死了都要變城隍爺爺那種。

果然,六字真言一出,苦哈哈們立刻就打起了翻天印,讓自己撿了第二次現成。

結果地不夠分了,自己貪汙的大坑也還沒能填上,王姥姥便打起了和苦哈哈們合作的主意。

結果苦哈哈們的踴躍程度遠超他的想象,加上種五那黑心冒煙的毒計,葭蘆川邊一把大火,燒出了五十萬蕃人的朗朗青天!

這詞兒可不是王姥姥給自己臉上貼金,這是朝廷派遣石得一下來調查王中正殺良冒功一案,之後對朝廷奏報中的原話!

當然,石得一也不是白幹,回京的時候,拉了五輛廂車。

傳聞是石得一也信佛,車裏是他在石州購置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