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

蘇油生氣了,懶得再理這哪壺不開提哪壺的禿驢,轉身對張象中見禮:“兄長別來無恙,久違多日今日得見,不勝之喜。”

張象中從袖中摸出一個精美的長方形皮盒:“你曾經說過的東西,給你帶來了。”

“哦?是什麽啊?”蘇油將皮盒打開,發現裏邊竟然是三支筆。

筆杆是賽露絡制作的,筆杆的前方,有一個金屬的筆尖。

這是三支鋼筆!

自從氯化銨能夠通過侯氏制堿法大批量制備之後,其作用便一直在突飛猛進的擴展。

除了作為化肥,炸藥的原材料之外,天師府著重研究其藥用價值,還有在染色助劑,金屬鍍層、鞣革、制燭、黏合劑、精密鑄造方面的作用。

在對鉑的研究中,張象中發現,氯化銨可以大大降低熔煉所需的溫度,並且可以對金屬精制。

他甚至發明了一個名詞——氯化冶金。

這對大宋貴金屬冶煉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氯化冶金就是通過添加氯化劑如氯氣,氯化銨,食鹽,氯化鈣等原料,先讓欲提取的金屬轉變成氯化物,為制取純金屬作準備,有效地實現各種金屬的分離、富集、提取與精煉的方法。

在鹽過剩的產區,可以大大降低提煉的成本。

如今的南海、杭州、上海務,已經開始使用這種方法煉銅,並且從日本進口的銅料當中,高效分離出金銀。

而小天師則繼續研究鉑金屬,到現在已經分離出了長期與鉑共存,但是又屬於不同金屬成分的幾種金屬。

其過程堪稱魔幻。

將鉑族金屬精礦或含鉑族金屬的陽極泥用王水溶解,貴金屬均進入溶液。

用鹽酸處理,然後加硫酸亞鐵沉澱出金。

加氯化銨,鉑呈氯鉑酸銨沉澱出。

煆燒氯鉑酸銨可得含成色高達九九九以上的海綿鉑。

分離鉑後的濾液,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銨,再用鹽酸酸化,將沉澱在氫氣中加熱煆燒,可得純度達九九七以上的另外一種海綿體金屬——其實就是鈀。

上述經王水處理後的不溶物,加上碳酸鈉、傳統礦物藥材硼砂、密陀僧,與焦炭共熔,可以得到主要成分為鉛的殘余物,小天師稱之為——貴鉛。

用灰吹法除去大部分鉛,再用硝酸溶解銀,殘留的鉛、銠、銥、鋨、釕就富集於殘渣中。

將此殘渣與硫酸氫鈉熔融,一種鉑族金屬會轉化為可溶性的硫酸鹽,用水浸出。

再加氫氧化鈉沉出,再用鹽酸溶解,溶液提純後,加入氯化銨,充分化合後提取沉澱,在氫氣中煆燒,可得又一種海綿金屬——其實就是銠。

之後還有一系列的方法,在硫酸氫鈉熔融水浸之後的殘渣,與過氧化鈉和苛性鈉一起熔融,用水浸出,向浸出液中通入氯氣並蒸餾,得到兩種鉑族氧化物蒸汽。

用乙醇-鹽酸溶液吸收,將吸收液再加熱蒸餾,並用堿液吸收,在吸收液中加氯化銨,將其銨鹽沉澱在氫氣中煆燒——其實就是鋨的提取過程。

在蒸出鋨的殘液中繼續加氯化銨,可得釕的銨鹽,再在氫氣中煆燒,可得釕粉。

浸出釕和鋨後的殘渣主要為氧化銥,用王水溶解,加氯化銨沉出,經精制,在氫氣中煆燒,可得銥粉。

到此為止,小天師一共從鉑金裏邊細分出了五種稀有金屬,當然不會再是原來那些名字,天師用依稀仿佛似五個字分別命名,不過將偏旁改成了金字旁,稱之為鉑族,表示它們都和鉑相類似,非常珍貴。

光得到金屬粉末也沒啥用,熔煉也是巨大的難題。

大規模熔煉成錠是不可能的,因為所需溫度太高,天師用盡了方法,也只能將之處理成小珠附加在金屬筆尖上。

鋼筆尖除了這個難度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開縫。

開縫用的是極薄的小圓鋸鋼片,要能夠將小銥珠切開,對於加工精度具備極高的要求。

因為墨水要使用化學溶液墨水,才能不堵塞筆尖的細縫,但是這種墨水對普通金屬有具備強烈腐蝕,因此直到現在,小天師才認為自己滿足了這便宜弟弟的要求。

如今的藍墨水是用鞣酸得到的鞣酸亞鐵溶液,小天師的化工腦洞逆天,可理工腦洞不行,這幾支鋼筆還處於鵝毛筆的變體的階段。

不過三支鋼筆還是分了三種,一種粗尖,一種細尖,還有一種是能夠表現出漢字優美的彎尖。

“墨水呢?”

張象中打開身邊的箱子,取出了三瓶墨水:“藍色的原料是鞣酸亞鐵;紅色的今後要靠明潤想辦法了,太貴,是產自天方天竺的胭脂蟲;黑色最便宜,汽油焚燒收集的墨粉。”

“裏邊還調制了金合歡膠和香料等東西,明潤你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