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

玉黍和甘薯蜀國公沒提,又是兩位少爺送到莊子上最多的作物,比人參和那什麽樹皮還要多。

於是張二覺得,或者這兩樣可以嘗嘗。

眼看就要年關了,這幾年寒假期間,好幾位少爺都要來莊子上過冬,大家都住在莊子上,只有其中一位趙二少爺,每日裏要去長公主府上過夜。

想到這裏張二就有些不忿,認為這是長公主對自己的不信任,但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他不忿歸不忿,卻也不能怎麽樣。

不過張駙馬還是一如既往的和煦,沒事兒偷摸著來莊上泡澡,烤叫花雞,弄得這蘇家莊子就跟自己家一樣。

理由很強大,蘇家溫泉池子影壁上自然生長的苔痕,以及竹子和蘭花的剪影,對提高畫技大有幫助。

因此張二心中就覺得張駙馬和冀國大長公主雖然喜歡順莊子上的好東西,但是可親可愛,比凡事都有點“端著”的舒國大長公主更討人喜歡。

搖晃著腦袋拋開這些思緒,張二對莊客們吩咐:“今日裏要把房間收拾出來,豬該殺的先殺了,魚該打的也先打了。”

“記得留兩頭大個的豬,一口塘,到時候給駙馬和少爺們玩個意思就成。”

“少奶奶不在,今年圍獵估計幾位貴人和少爺們有些懸,今日我要去跟兩個莊子的管事議議,先將獵物朝北山趕趕。”

“還有少爺們的冰靴,器械,都要取出來保養好,書畫用的紙張墨筆顏料,那是駙馬的命,一樣差池不得。”

“那些個醜雞醜鴨給喂瓷實了,蛋都給送到孵化房,都是縣君的寶貝,不能看著醜就不管它們!”

“還有那些馬鈴薯涼薯之類的,每天要巡視地窖檢查,少爺從萬裏外頭帶回來的東西,誰要是整出了閃失,那下回自己去給少爺帶回來賠上!”

人開始變老,嘴就開始變碎,說了這麽多還是不放心:“明年開春將那些東西種上,一定要伺候好了。一切按老爺說得來!”

“倆少爺此番幹出好大事體,國公信裏一句好話沒提,大家都要長個心眼子。”

“別見到就臭捧攛掇,到時候倆少爺又跑了,唯你們是問!都明白了?”

明白了,眾人一哄而散,各忙各的去了。

張二看看天色,嘀咕了一句今年也不知道能不能上冰,噠噠噠地往另外倆皇莊上去了。

結果這一盼就盼了好久,到了臘月十五,兩位長公主和張駙馬才帶著趙二少爺,嘉彥少爺和一位沒見到人的長公主到了尉氏。

兩位少爺卻沒有到,只有先期到來的綠箬和張七郎。

張二跟張麒打聽,才知道兩位少爺已經被陛下授了官職,現在還在熟悉職務,今年要回來得晚些。

直到臘月二十三,莊外才來了一行馬幾輛車。

卻是蘇頌領著幾個小輩兒回來了,同路的還有陳昭明和蘇小妹。

這段時日裏,扁罐和椅子被蘇頌教育得不要不要的,因為根據杭州市舶司的統計,如今海事的失事率,在外洋上還頗高,這次左旋螺號得以成功往返,最大一點,還是占了天時和運氣。

他們選擇了大洋上最風平浪靜的四月出發,回來的時候卻又選擇了低緯度的信風帶,剛好躲開了惡劣天氣。

還有對於西風帶的判斷,幾個小的明顯低估了其威力,反而姜是老的辣,陳昭明推斷出了萬裏之外,有一片大陸阻擋洋流,竟然非常的準確。

蘇家人早慧有好處,但是扁罐這樣的,差不多可以叫做胡作非為了。

也就是趙頊給了蘇油天大的面子,用中旨給幾人遮掩了罪過,否則朝中禦史們絕不會如此輕易就放過他們。

而他們的舉動,對朝局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導致趙頵閉門,蘇油守制。

好在最後的結局是好的,他們的平安歸來和巨大發現,直接導致了趙孝奕被趙頊重新按在了軍機處,逼得趙頵不得不表態,用請外的方式表示自己堅決站在大哥的一邊。

這中間有多少人,出了多少力,蘇油跟各方大佬做了多少溝通,多少妥協,卻又不是兩個孩子所知了。

不過這些能說的,在汴京城已經說完了,來到莊子上,蘇頌剛下得馬,第一句就是:“帶我去地窖。”

張二愣了一下:“老宗叔,甘薯跟玉黍我們都煮上了,在飯桌上看一樣的……”

“什麽?!”以蘇頌的涵養,這一刻都將鞭子揚了起來:“你們敢吃了?!”

“沒沒沒……”張二趕緊抱著腦袋討饒,不過接下來的話讓蘇頌更加憤怒:“肯定要等大家到了才開席嘛……”

扁罐趕緊將蘇頌拉住:“宗伯莫急,甘薯和玉米多的是,張二他們料理不了多少的……”

說完對張二使眼色:“趕緊去擺飯,我帶宗伯去看新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