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

章惇冷笑:“那也是他們不厚道在先,學士還真拿遼國當兄弟了?”

蘇油都懶得管章惇作怪,繼續說道:“關於國家的命運問題,臣始終認為,是要依靠君臣的共同努力,讓國家自身變得強大起來才行。”

“不管是寄希望於敵國自己衰亂滅亡,還是寄希望於敵國出現洪水旱情,都是不可取的。”

這一點司馬光非常贊同:“蘇油此乃至論,先為己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遼國國主昏亂,這些年來屢失大政,才是國勢衰亡的原因。”

“侍禦史劉摯曾經上奏,皇帝陛下春秋鼎盛,左右前後宜正人與居。”

“伏見兼侍講陸佃、蔡卞,皆新進少年,欲望於兩制以上別選通經術、有行義、忠信孝悌、淳茂老成之人,以充其任。”

呂公著說道:“龍圖閣待制趙彥若,朝請郎傅堯俞,皆老成中道,趙彥若可兼侍讀,傅堯俞兼侍講。”

高滔滔說道:“那就罷陸佃、蔡卞,以彥若、堯俞代之。”

蔡卞被兄長蔡京投機取巧,在神宗末年竄起得太厲害,改朝換代被打壓也算正常。

蘇油趕緊說道:“然二人只是資薄年輕,非講解有失,如太皇太後欲罷講讀,也當以它職酬之。”

高滔滔點頭:“司徒所言有理。”

蘇油又說道:“臣還想請太皇太後下詔,宣布國情於中外,使天下皆知刷新之意。”

“朝政所向,在均寬民力,提振國力,減輕負擔,藏富於民,興辦教育,重視州縣,推廣良政,精煉軍伍。”

“司馬學士所議廣開言路者,除了言弊,言利亦不可偏廢,對於上述國策有思量者,不論官職大小,在朝在野,同樣許實封條陳上奏,以收群智。”

高滔滔的話音裏不禁帶上了一絲笑意:“高士林提舉鐵路局,不知道從何舉措,聽說是司徒你送了他一計,命鐵路局上下自訴其職,並有建議者一並上陳,還開出了賞格,分上中下三等,對於鐵路事有精到見解者,一經錄用,便有獎勵,還計入考績。”

“一年下來,規制井然,鐵路乃得大用。司徒從洛陽乘車到汴京,不坐車廂,卻跑到車頭裏和司機煤工論道,還改良了計時器?”

蘇油知道自己瞞不過高士林,高士林也一定會轉告高滔滔,卻不知道高滔滔在這時候拿出來跟他開玩笑,只好拱手:“呵呵……臣平生愛好不太多,只是一年多不見大機械了,手裏有些發癢,當不得太皇太後一笑。”

高滔滔卻不再玩笑:“這是正理,如今天下新奇物事繁多,只因其中學識過於艱深,人或不解,視其為奇技淫巧。”

“若天家亦如此,那可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因此官家在這方面的學識,司徒,老身就靠你了。”

蘇油嚇得趕緊躬身:“臣不敢,臣自當竭力。”

“好在京師大學堂已經提上了日程,鄭州到開封兩百裏間,正在選址。”

“還有就是理工之學首重實踐,陛下要得其奧,光聽講恐怕不行,不說動手,起碼去看看實物,考察工廠礦山,也是必須的。”

司馬光立即制止:“司徒,陛下身系國家安危,豈可一日不在京師?此議休提,老臣不放心!”

呂公著也說道:“陛下如今每日下午要去皇家理工學院學習,臣等已經認為不太妥當了,只是如明潤所言,很多東西如窺天鏡等,需要在那裏才能習得,方才做了讓步。”

“那個泰山號不就是有模型擺放在宮中嗎?能不能讓內工坊造作些模型,讓官家能夠明白原理,再命工廠獻進圖紙。”

“再不行,用那寫生之法繪制下來,給陛下看看場景,也就可以了嘛,不一定非得要親臨實地吧?”

蘇油偷偷看了趙煦一眼,趙煦也正朝他看過來,臉上充滿了失望之色。

蘇油對著他輕輕搖了搖頭,說道:“二公是老成之見,便依二公所議吧。”

……

己卯,詔:“均寬民力。有司或致廢格者,監司、禦史糾劾之。”

又詔:“罷義倉,其已納數,遇歉歲以充賑濟。”

兩道詔書,第一道,標示著朝廷已經達成共識,當前國家的主要矛盾,已經從國家資備不足,軍力不振,與周邊巨大的邊患敵對勢力之間的矛盾,轉化成為邊患平息,未來短期內不會再發生大戰,國家貧困人口過多,廣大百姓生活困難,與大宋以仁孝治國,興禮樂之邦的國家目標,和人民要求急需提升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之間的矛盾。

今後的國家,會將國策調整到寬體民生,興修水利,促進交通,提振工商,增加耕地,移民授田,防災備災,增產減稅,興辦教育,精兵簡政上來。

第二道,則是將賑濟納為國家責任之一,之前的義倉是老百姓輸入糧草,在地方官府手裏集中,到了今天,大宋將采納蘇油的政策,將國家糧食分出四種,進行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