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

見群臣都老實了,高滔滔才問道:“遼使那邊,司徒料理得如何?”

蘇油奏道:“遼使牛溫舒送來協議,要求我朝給北朝提供各式機械、車床、車輛、軍器、培訓理工人才,臣已然予以了駁回。”

剛開始的幾樣東西,聽得群臣心中突突亂跳,高滔滔眉頭皺起,待到聽蘇油說已然駁回,盡都不由得好奇。

蠻夷素來無理,蘇油是怎麽做到的?

高滔滔也好奇:“司徒是如何說服遼使的?”

“道理。臣用的道理。”蘇油一副以理服人的樣子:“遼國是遊牧與農耕間雜之國,且以遊牧為主,農耕為輔,其國的基礎,並不存在工商興盛的前提條件。”

“臣告訴牛溫舒,遼國的根本問題,從這幾年的災害看來,是農業過於脆弱的問題。因此建議他們先將這個問題解決之後,再說別的。”

“農耕之所以薄弱,就是水利不行,因此遼國當先興水利,讓老百姓有飯吃才行,不然生產出諸多產品,卻又賣給誰去?”

“至於水利需要的機械,我大宋倒是可以提供,包括勘測、選址、制圖、提舉工役,我大宋也可以派員指導。”

“這對安定宋遼兩國邊境,共舉和平大業,是有幫助的,是對兩國都有好處的,對於遼國是有根本利益的。”

“牛溫舒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回書北朝,準備請遼主更改談判條款。”

司馬光松了一口氣:“能夠敦促北朝注意農耕,改善民生,不興兵革,也是好事。”

章惇氣得直跺腳:“司徒和學士差矣!此舉乃鄭國獻渠之策,雖苟延一時,然秦終因此得以富強,最後吞並六國!”

呂公著也是憂慮:“是呀,若遼國得我大宋水利之道,以此富強,卻如何是好?”

蘇油說道:“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在河北並沒有準備好,而敵人還很強大,以此相威脅,我們只能在兩者之間,取其輕害者。”

“如授其理工之道,遼國很快就能打造出軍器,甲具,生產出的產品沒有銷路,必將以之要挾我朝。”

“而授其水利之道,則可以耗其資財,散其國用,加大其南北分化,形成南方富裕地區對北方貧窮地區的吸血效應,最終形成巨大社會矛盾。”

“有一點章樞相要搞明白,那就是遼國南部即便以農耕得以富足,也不等於是遼國得以富足。”

“那些財富都集中在遼國權貴的手裏,便如我們剛才討論的我朝免稅之地一般,沒有成為國用。”

“而遼國朝中,如今這股勢力正在崛起,他們滿足於自身財富的瘋狂增加,卻罔顧了其國家歲入,數十年來毫無增長的事實。”

“所謂的韓國渠資秦一說,那是因為秦國乃軍功爵制度,水利帶來的利益大多數歸了國家,帶來的是國力的增長。”

“遼國不是如此。”

“還有就是秦國國力增長的同時,六國國力卻日漸衰弱,這一點,和如今宋遼兩國之趨勢,也不相同。”

“還有,遼國南部諸州,有幾個重大威脅,即大宋、高麗、女直、韃靼。”

“水利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將人員固定在田畝之上,其軍事策略必將從進攻掠奪,轉為守衛鞏固,會導致遼國在攻守之勢上的轉換。”

“我們對付遼國的方法有很多,軍事上,有水師、新軍;經濟上,有歲幣,絹鈔;政治上,有賑災,醫療團、以及扶持其南部勢力在其朝中崛起。”

“我們有足夠多的辦法,讓其忽略工業,大興水利;然後也有足夠多的辦法,讓其選擇的水利,最後興不起來。”

“但是遼人也不是傻子,不可能明知道是坑還往裏邊跳。”

“因此欲將取之,必先予之。要給他們一些看得見的利益。”

“我們只抓住一條就行,那就是引導其國策向農耕傾斜,自廢武功即可。”

“不說別的,遼人如果大興水利,那木材價格就必定要上漲,如果我們也同步提高收購價格,遼國對女直的盤剝就會變得殘酷。”

“女直人必將奮起反抗,其間的動蕩必定會引來水利工程的反復停工和延期。”

“到時候要是遇到銀根抽緊絹鈔貶值,遼國連軍費都拿不出來的話,那個國家到底會變成什麽模樣……”

朝堂裏都默然了,蘇油說的這些都是完全可能發生的,或者說,是大宋可以控制其發生的。

章惇如同看鬼怪一樣看著蘇油,他是聰明人,蘇油幾句話就讓他明白了很多東西。

先用絹鈔虛增遼國的經濟規模,讓其君臣短期得利,還淪陷在天下第一強國的迷夢裏。

再在此基礎之上,慫恿他們盲目擴大內需投資,大搞水利工程這樣耗費國家財用和人力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