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

韓絳之所以能當上宰執,不是因為他的個人能力,而是因為他有個好爹,然後靠的是資歷。

王安石能夠入朝為相,韓絳是當年的大力舉薦人之一。

然而王安石上任之後,韓絳和他的政見發生巨大分歧,雖然還是新黨,卻開始大力舉薦司馬光。

因為與新黨其他人不相能,被放到了永興軍路,卻又因為用人不當,搞出了廣銳軍變,幸好有個能幹的鄰居,靠蘇油給他擦了屁股。

王安石去相之後,韓絳成了首相,飽受呂惠卿欺負。

當時蘇油在浙江,對韓絳陽奉陰違,自己創收自己用,一文錢沒有找韓絳要,韓絳也要不到蘇油一文錢的援助。

最後韓絳扛不住呂惠卿的攻勢,密奏趙頊引王安石二次入相,打倒了呂惠卿,保住了自己的權位。

由此也被士林風議打了差評,對新黨瓦解要負一定責任。

不過韓絳的官運實在是太好,幾乎輪著將大宋頂級官僚的職務都坐了個遍,甚至新成立的軍機處都執掌過一任,資歷上真是夠夠的。

而且韓絳縱然百般不行,卻又一個好處,就是喜歡延接人才,而且也頗有自知之明,對權力不是非常熱中,相反,每每希望有個大頭在自己上邊頂著,大樹底下好乘涼。

司馬光上台後,韓絳非常明白將來的大樹就是蘇油,又開始大力舉薦蘇油一派的官員,暗中幫了蘇油不少的忙。

所以說,韓絳最大的能耐,就是官場嗅覺是非常敏銳,每每提前布置,而且站隊永遠正確。

他知道蘇油的性格,所以從來不和蘇油打交道,哪怕私底下都沒有,他知道蘇油會給自己足夠的回報。

因此在迎接德妃一事上,高滔滔雖然責備了德妃,韓絳卻是一點沒沾是非,這裏邊就有蘇油的操作。

還有就是韓絳致仕之時,朝廷擬定的規格相當高——除檢校太尉,守司空,依前開府儀同三司。

而蘇軾在制詞中,有“而況卿出入四世,師表萬民。身任安危,位兼將相。永惟三宗眷遇之重,宜極一品褒崇之榮。”

範純仁在他墓志銘中寫道:“立朝端方,剛毅任重,得大臣體。遇事果敢,臨義勇發,不為後顧。樂善疾惡出於天性,故其論奏雖一時有行與不行,而讀之皆知其心本出於忠義,感激而為之也。”

又有:“當時賢豪多出其門,其後往往至公相、列侍從。其未顯時而指以為賢者,尚多有也。”

這些也算是給韓絳的回報。

韓絳的去世,還是另外一個重要的標志,他是與蘇油資歷相並的同期大臣,連他都已經凋零,而蘇油才剛剛過完四十歲的生日。

辛巳,呂公著再請致仕,蘇油上書請朝廷挽留。

高滔滔詔呂公著一月三赴經筵,二日一朝,因至都堂議事,出省毋拘以時。

又為呂公著別建第於東府之南,啟北扉以便執政就議。恩數如其父呂夷簡,朝野以為榮顯。

壬午,朝廷頒布了一系列的任命,以觀文殿學士兼侍讀,提舉軍機處掌書記蔡京為門下侍郎,尚書左丞劉摯為中書侍郎,尚書右丞王存為尚書左丞,中書舍人蘇轍為尚書右丞,翰林學士戶部侍郎晁補之為簽書樞密院事。

甲申,左右正言韓川、劉安世進對,太皇太後問:“近日差除如何?”

安世對曰:“朝廷用人,皆協輿望。”

五月,範純仁上疏:“側聞聖訓謂朋黨宜早施行。以臣愚見,朝臣本無朋黨,但善惡邪正,各以類分,陛下既用善人,則匪人皆憂難進,遂以善人之相稱舉者皆指為朋黨。”

“昔慶歷時,先臣與韓琦、富弼同為執政,各舉所知,當時飛語指為朋黨,三人相繼補外。造謗者公相慶曰:‘一網打盡矣!’此事未遠,願陛下戒之。”

因極言前世朋黨之禍,並錄歐陽修《朋黨論》上之。

蘇油如今終於開始有了些清閑,工作分派得非常合理,自己主抓財政、工業和經濟,其余如諫議、人事任免,盡數交於呂公著、範純仁等人料理。

朝廷的新政,到現在方才算是得到徹底的貫徹實施,成效斐然。

新法調整完畢之後,百姓的負擔得到極大程度的解綁,自打朝廷宣布按畝按貿易額納賦之後,民間財富積累猛然增長,勢頭讓高滔滔到群臣都感到震驚!

以前的賦稅額度與戶等,是按照家產來的,瓶瓶罐罐家畜鋤頭都要算入戶等統計,這就導致了百姓們連多余的積累都不敢置辦。

這是經濟學院的重大研究成果,然後蘇油采納,將納稅標準從資產中抽取,調整為從生產所得中抽取,一下子就鼓舞了老百姓們生產的熱情。

造房子,養家禽家畜,種桑樹,買農機農具,置辦家產,打家具,買布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