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

蔡京拿著一沓子的報告過來,見到蘇油如喪考妣的模樣大驚失色:“司徒,出了什麽大事兒?”

“啊?啊哈哈哈元長來了啊……”蘇油趕緊收拾起心情:“好事兒,大好事兒!徐州鐵礦的燃料資源找到了,來來來……”

沒管蔡京手裏的軍制奏章,蘇油拉著蔡京來到都堂,拿起指揮棒對著大地圖指點:“元長來看,滁州附近的八公山、上窯山、九龍崗,都發現了煤礦。”

說完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小圈:“這裏是一個巨大的煤田!”

然後又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大圈:“壽州有煤,徐州有鐵,揚州有錢,這個三角形,每條邊不過五百裏!”

然後又在揚州和徐州之間的水道上一點:“這裏,楚州,是淮河海口!”

“通過淮河,可通壽州;通過泗水,可通徐州;通過運河,可通揚州!”

“出海北上百裏,就是海州,東洋艦隊駐泊基地!”

蔡京被蘇油調教到現在,已經能夠跟上他的思路,震驚得手裏的文件都掉到了地上:“天祚皇宋!這是百代之基!”

說完想起剛剛蘇油的樣子:“那司徒你哭什麽?”

“喜極而泣!喜極而泣懂不懂?!”蘇油惱怒自己的醜態被蔡京看到了眼裏:“四通勘探司在大宋尋找了三十年,一直就是為了尋找這樣一處地方……”

然後瘋狂地搖著蔡京的肩膀:“今天終於找到了!找到了!”

呂公著和文彥博今天也來上朝,倆老頭基本處於半退休的狀態,最多也就是把把總,基本上都是遲到三小時早退兩小時,要不是蘇油伺候的周道,茶葉實在太好,壓根都不想來。

見到蘇油興奮莫名的樣子兩人都感到滑稽,文彥博首先申斥:“還有沒有點首相的樣子?!這是政事堂,明潤你成何體統!”

呂公著拈須笑道:“明潤這一面倒是少見,就算是平滅西夏都沒有這麽高興過,到底是什麽事情啊?”

待到蘇油將淮南煤礦的發現和自己的構想和文呂二人一說,兩人也是大為震驚。

呂公著的反應與蔡京幾乎一致:“我和文公才去考察過嵩陽,那些機械真是大利,回程時還與文公討論來著,要是我大宋有一處煤、鐵、人、財集中之地,那該有多好。”

“哈哈哈……蒼天終不負華夏!皇宋文明之德,到底感動天地,賜下此福!”

文彥博是個急性子:“那還等什麽,入宮面聖吧!”

“啊對,入宮面聖。”呂公著整理了一下衣冠,看著邊上才撿起文書的蔡京:“元長也來。”

蔡京此刻心中噗通亂跳,自己的仕途,通達了!

果然,待到見到高滔滔和趙煦,文彥博就將淮南煤礦開發的重要性稟報了她。

然後呂公著指出這是打造皇宋基業的大事兒,而且事務繁瑣,經手的錢糧將不計其數,必須要清幹能臣坐鎮。

蔡京當即上前:“臣不才,願領此職。”

高滔滔老半天才從宰執們畫下的大餅裏邊緩過勁來:“如此一來……這,這……”

呂公著說道:“如此一來,以楚州為樞,上通徐汴,下接江浙,邢、磁、兗、徐、鄆諸州,可以大開鐵冶,供應大名。”

高滔滔說道:“蔡京方進門下侍郎,不好驟去……”

蔡京趕緊躬身:“京非敢念棧權祿,事涉國計根本,若太皇太後以京不愚,可當此任,京必以國為重,恪盡忱誠。”

見高滔滔還在猶豫,蘇油躬身道:“此事至大,非庸臣可理,蔡京實長於此。”

“當年開太湖溇港,堪稱浩繁,而蔡京條例清晰,列舉分明,可謂幹能。”

“要不這樣,熙寧年間淮南才分作東西兩路,如今不如再合為一路,或者設兩路都轉運使亦可。”

“如此一來,也與蔡京的官職相敵。”

高滔滔猶豫道:“蘇頌還是淮南東路轉運使……”

蘇油趕緊說道:“宗兄已近七十高齡,當不得這般開創操勞,即便在揚州也接連告老。與臣私信,每言欲在鐘山理工學院精研天文數算之學,以終遐年。”

“不如就請太皇太後允其所請,提舉鐘山理工學院山長一職,轉命蔡京並撫兩路,提舉大業。”

高滔滔不禁感慨:“朕這個朝堂,有諸賢寬仁揖讓,忠貞秉國,謙退於爵祿,勇進於事功,可算是皇宋百年,最舒心的。”

幾人趕緊恭謝,蘇油說道:“此亦皇宋百年文教之功,臣等幼受聖人之學,自知何所當為,何所不當為。”

高滔滔沉吟了一下:“蔡京,軍事分列,辦得如何了?”

蔡京腋下還夾著幾個文件袋:“臣已經擬好了章奏,今日本來就是到都堂呈報此事,卻是適逢其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