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

冬,十月,丁醜,瀘南經略使熊本上奏,羅氏蠻叛平。

範孺帥三千新軍入赤水,直如摧枯拉朽,所到之處打土豪分田地,開倉放糧,宣傳大宋德政。

嶲州白諳派遣祖廟巫師,深入羅氏諸郡傳道,《詩經·碩鼠》之歌,再次傳遍滇東大山大谷。

羅氏窮蹙無計,意欲歸降,然而這一次,大宋予以了拒絕。

大宋對邊州,一向行羈縻之策,邊蕃時降時叛,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但是這一次,大宋朝野上下,要求對羅氏嚴懲,不為別的,就為他刺激到了讀書人的神經,朝野同聲,要求替秀才梁琛報仇。

梁琛所代表的是“仁”,羅乾祐所代表的是“暴”,羅乾祐虐殺梁琛,這是挑戰了大宋的統治理念與底線。

就連呂公著都在都省聯席會議上憤怒聲討了羅乾祐的罪惡,今日以暴克仁都能被原諒的話,那大宋今後還有何臉面,自稱以仁孝治天下?!

梁琛的事跡已經被大宋報紙廣為傳播,晏小山在《時報》發表署名文章《紀念梁伯玉君》:“幼頌詩書,行蹈禮義,以孱弱之軀橫身抗暴,當是時也,其乃知可免而逞勇耶?亦或知不免而罔顧耶?

詩雲‘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梁君其謂歟!

設無後報,豈天理人情所可容?!”

士大夫紛紛寫詩撰文,稱頌梁琛,太學生組織去昭忠祠集體獻祭,要求朝廷激揚忠烈之氣,懲處叛逆之臣。

群議洶洶,朝廷最終下旨,羅乾祐謀反,殘害忠良,巨惡盈天,所在不赦。

命令江門軍範孺嚴加圍剿,務得羅乾祐,械送京師,父子十六以上,明正典刑,顯戮都下!

朝廷的詔命明顯給範孺的軍事行動增加了難度,打死羅乾祐就跟踩死一只螞蟻差不多,但是要活捉還是麻煩。

好在這次征剿群眾基礎不差,加上新式戰法的使用,範孺以連排為單位,采取遍地開花戰術,很快將羅氏武力徹底瓦解。

範孺是範龍山後人,軍事上師從蘇烈囤安軍一脈,特種戰術一直就是長項。

最後範孺帶領自己的親軍,連夜摸上羅乾祐據守的土圍子,抓獲了羅乾祐,然後固守到大軍到來,徹底完成了這項作戰任務。

大宋最後一塊土司自治地區——羅氏蠻,正式納入朝廷管轄,朝廷任命熊本為瀘南節度使,設置流官,施行改土歸流。

朝廷追贈梁琛保義郎,這是因為梁琛本身連功名都沒有,只能給個很低級的官階,正九品。

制度就是制度,但是制度之外也有人性化的一面。

朝廷將梁琛的神位安置於昭忠祠,同時找尋到梁琛逃亡到嶲州的妻子,命白諳遣人護送乘傳入京。

梁琛妻封江安縣君,妥為安置,兩個孩子封從九品迪功郎,按照忠烈遺孤待遇,朝廷會安排他們入慈善小學,一直供養到十四歲成年。

謀反是宋朝最大的罪名,大理寺錄罪,羅乾祐的老父、老母、十六歲以上的兒子,全都免不了一死。

高滔滔還是下了一道特赦令,羅乾祐老母已過七十,特免追罪,命黔州居住,由親族羅士忠奉養。

羅氏家族其余十一口,該絞的絞,該斬的斬!

羅氏蠻的覆滅在蘇油眼裏就是自取滅亡,這次剿叛的亮點在於新軍的新戰法。

以連排為小隊化整為零,利用震天雷、伏虜炮、步兵炮等便攜武器,數十人就能攻州滅郡,阻絕要道。

範孺的戰法可謂是大膽創新,也充分說明了新軍如今的戰鬥技能和戰鬥欲望。

十月,丁醜,蘇油乘坐火車回到了汴京。

中途在中牟京師大學堂下了車,因為大學堂物理學院的幾項發明,讓蘇油非常重視。

第一項就是燃氣發動機,整機占地差不多有四立方米,其中巨大的飛輪就高達一米五。

發動的時候時手動撥動飛輪,飛輪連軸的另一端齒輪上有一個鐵栓,每轉動一圈,鐵栓會帶動進氣閥和進油閥,先向氣缸輸入煤氣,然後壓縮到臨界點時噴入柴油,接著繼續壓縮使柴油自燃,引燃煤氣產生動力。

燃氣發動機馬力極大,能夠給嵩陽兵工廠四台電動機床提供穩定的電力,用於如銃管、炮管的精密加工。

整個機械最大的亮點,就是噴油嘴的發明和那個作為撥片的小鐵栓,理論上噴油嘴汽油機也能用,那個小鐵栓還可以作為電路開關。

陳昭明雖然將蘇油的構想予以了駁斥,但是思路上還是認可了蘇油的說法,在發明燃氣發動機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考汽油發動機的構造問題。

這個動力設備需要大量的燃煤,管轄煤礦產區的蔡京、趙禼和種誼聞風而動,立即開出訂單,要求引進。

另外一項發明,是冷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