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時機(第2/3頁)

“走吧艾倫。”麥克說,“我們不能讓警察看見。”

警笛響徹四周時,原本安靜的公寓忽然嘈雜起來,好幾扇打開的門裏都有人衣冠不整、慌不擇路地跑出來。艾倫跳出窗戶,連續幾個翻越下了逃生梯,轉身進入一條狹縫般的通道。經過轉角時,他看到那個穿睡衣的女人正事不關己地在馬路邊看熱鬧,她還不知道隆尼死在自己床上的事。

艾倫看著她,她也看了他一眼。

“你知道發生什麽事了嗎?”

“什麽事?跟我沒關系啊。”女人抽著煙說,“我又沒在做生意,難道有什麽法律規定不準穿著睡衣在路邊抽煙?”

“你下樓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什麽人上去?”

“沒有。現在正是賴床的時候,沒有人這麽早上樓。”

“昨天呢?”

“不知道。”她的目光向艾倫藏在外套口袋裏的手投去一瞥。

艾倫又塞給她一張鈔票,她的態度立刻變得異常熱情,問要不要找個更好的旅店玩一玩,並且暗示自己有同時讓三個人都開心的本事。

艾倫看著蜂擁而上沖進公寓的警察,確定沒有人注意後才對她說:“玫瑰格瑞絲是你的朋友嗎?”

“當然不是,她是個婊子。”

“她和隆尼被人殺害了,轉告匕首,問清每一個出入這條街的陌生人,還有要小心,他可能也會遇到那個兇手。”

殺人者對這條街很熟悉,盡管這次他不得不多殺一個人來脫身,卻也算不上多狼狽,艾倫甚至感到他在有條不紊地殺人。回到車上,他和麥克極為少見地沉默起來。

死的人越來越多,下一個是誰?他們從沒遇到過這樣的對手,仿佛是個隱形的賽跑選手,總是領先一步,一不留神就會被甩在身後。

這場涉及生死的比賽,沿途已是屍骨累累,賽道盡頭又會是什麽景象。

“他在跟蹤我們,還是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中。”艾倫終於開口問。

“沒有人能不露痕跡地跟蹤這麽久。”

“也沒有人知道我們來找隆尼。我們是來找匕首的,匕首不在,我才說先找隆尼也行,難道他的死就是我的一念之差?”

“當然不是。”

“那是什麽?”

“是巧合。”

這不是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回答,艾倫反倒松了口氣。

“我差點就相信了世上有殺人者的幽魂。”

“可不管怎麽樣,就算是巧合也已經死了很多人,而且謀殺還在繼續。”麥克的皺著眉,他說“巧合”不是為了排解眼前的無奈,而是真的這麽認為。“巧合”是因為他們在用同樣的方式思考,或者說,是對方在完完整整地理解了圍繞著和傑米·卡爾有關的人際關系後列出的名單,在這個名單範圍內,他可以遊刃有余地按照實際情況安排每一次謀殺,時機、地點和方式早已有了完美計劃和實施方法。而他們——主要是艾倫,對情報系統的認知和熟悉潛移默化地建立在露比這個中介人的影響下。他們看到的是“巧合”,實際上卻是一份精心策劃的死亡名單。

“如果我們能列出和兇手相同的名單,也許就能分析出他的動機,阻止下一次命案發生。”

說出這句話後,麥克察覺到了自己的變化。依賴於“萬能”的情報網,以搜集情報來推測對手的目的是露比最擅長的方法。他能把一切掌握在手中,就是對每一條看似不起眼的消息都加以關注,從不忽略細枝末節。這不是警方的思維方式,警察會先考慮動機再去找線索。

露比的情報能力令人信服,問題是除了他本人之外,還有誰能足不出戶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兇手有足夠時間搜集消息整理名單,他們卻要在對方的注視下東奔西跑,而每一個試圖接觸的人,都有可能變成名單上被劃掉的名字。

“這家夥要不是個殺人犯,我會以為他在模仿露比。”艾倫說,“你知道我指的是什麽吧?”

“我知道,不管我們怎麽做,死者還是會不斷出現,我們去見某個人,只是讓那個人在名單上的位置往前排,並不能阻止他被殺。”麥克說,“這就是你對露比的感受,事態的發展都在他掌控之中。”

這種無力的感覺令人焦躁。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繼續去找能提供線索的人,更快去找,或是分頭找。如果他是一個人,就會出現無名者和費吉那次的情況,因為分身乏術而在殺其中一個的時候遲了一步。萬一兇手不止一個……”

“那就更有趣了。”艾倫的目光映照著車窗外的陽光,“露比就算了,我可不能接受還有其他人能隨意擺布我們。”

“你還有什麽提供情報的人選嗎?”

“有一個叫緹雅的女人,住在勝利街的地下室裏。”艾倫說,“她經常為獨行殺手聯系雇主,而且我認為她同時也在主動為警方提供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