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兒子是大反派(七)(第2/6頁)

見章銘還是滿臉糾結,邵瑜說道:“電影最重要的是講故事,特效也好,打鬥也罷,都是為故事服務的,人家故事講得怎麽樣我不知道,但我確保自己的故事講明白了就行。”

“好故事就配得上好票房,人家要是講得好,那就說明人家活該票房高,你想得再多也沒用。”

章銘聽了低聲嘀咕:“那可是應思怡,她也配?”

“努力了,為什麽不配拿到回報?”邵瑜反問。

章銘不說話了。

邵瑜說完這番話後,為了安他的心,又說道:“只不過這次,他們的故事多半講不好。”

章銘眼睛一亮,立馬追問道:“為什麽?”

“你看這個。”邵瑜將自己的手機遞了過去,手機上顯示的是另外一版預告片。

這部《海上迷城》,在國內和國外,分別發布了兩款預告片。

國內的預告片裏,應思怡是毫無疑問的C位,而在國外的預告片裏,應思怡只有一個鏡頭。

“這是怕外國人不買賬,所以將主演都剪得沒鏡頭了?”章銘問道。

邵瑜搖頭,說道:“既然怕國人主演外國人會不買賬,他們就不會僅僅剪輯一個預告片。”

章銘還有些不太明白。

這樣的手段在這個時空並不多見,但邵瑜見多識廣,自然知道這電影打的是什麽主意。

邵瑜自己得到的資料裏,很容易就能分析出來,《海上迷城》對於鄭氏影業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絕對和往常那些洗錢項目不一樣。

鄭氏影業為了等國外那位大導演的档期都等了半年,而派進去的演員,除了應思怡一個人畫風不搭,其他演員都是鄭氏力捧的藝人。

“應思怡早就聲名狼藉,就連她和鄭明朗之前那場世紀婚禮也被人扒爛了。”

章銘聽邵瑜這麽說,想起來自己當時可沒少在網絡上跟風看應思怡的笑話,雖然弄了個實際婚禮,但新郎及新郎的嫁人臉上都沒有什麽喜色,似乎除了應思怡一人,其他人都不高興。

“鄭明朗被應思怡脅迫了?”章銘問道。

邵瑜點頭。

鄭明朗是個商人,別的事可以滿足應思怡,但這樣的大項目,他定然留了後手。

“中外合拍片,故事如果講得好,國人會買國人演員的賬,他們會覺得這是為國爭光。”邵瑜說道。

如今國人生活水平雖然提高不少,但在電影市場上,還是會有一種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傾向,而若是國內演員,在外國大片裏主演,甚至哪怕是露個臉,都會因此高看那個演員一眼。

應思怡要的也是這個效果。

這樣好的機會,鄭明朗除非對應思怡是真愛,否則沒道理不培養自己人。

“我不知道鄭明朗有什麽把柄在應思怡手上,但他是個商人,絕對也給應思怡埋了坑,他給應思怡埋的坑,說不定會炸到自己身上。”

邵瑜沒有繼續說下去,章銘聽了似懂非懂。

一直等到電影上映。

兩部電影選擇同一天硬碰硬,鄭氏的大制作,綜合各大院線,大概給出了35%的排片量。

而邵瑜已經有了幾部成功作品,再加上這部電影噱頭也很大,各大院線也給了25%的排片量。

一個是大制作,一個是小成本現實題材,排片量到底分出高低。

而等到三天票房成績出來,差不多就可以給兩部電影定調,到時候會進行第二輪排片調整。

第一天,靠著高排片和大制作,《海上迷城》首日票房是《兩個母親》的兩倍,但第二天第三天,兩部電影口碑爆發,評論區已經分出高低來,甚至《兩個母親》的當天票房也超過了《海上迷城》。

加上《海上迷城》還是全球首映,海外的評價也傳回國內,眾人這才知道,《海上迷城》還弄了兩個版本,一個是海外版,外國人當主演,一個是國內特供版,應思怡當主演。

和邵瑜猜測的一樣,鄭明朗什麽都想要,為了糊弄應思怡搞出這麽多騷操作來,應思怡還沒糊弄住,倒是先將劇組弄暈了頭,同樣的本子兩個主演各拍一次,最終兩個版本都弄成了四不像。

雖然應思怡這次全程打戲都是親力親為,甚至還以此為宣傳點證明自己敬業,如此努力,但真正觀影的觀眾卻不買賬,認為這些打戲既沒有美感,也沒有力量,甚至還覺得沒味道的打戲太多,讓人覺得提不起神。

加上雙版本,在劇情剪輯上也出現問題,故事邏輯也呈現硬傷,所有精彩片段似乎全都在預告片裏,觀眾本就因國內特供版覺得這電影糊弄事,哪怕應思怡名聲不好,但特供版還是會讓觀眾覺得這事丟了國人的臉,甚至還有不少人因此而罵起應思怡來。

與之對比,《兩個母親》這部電影雖然和以往的題材不太一樣,但卻依舊秉承著邵瑜一貫以故事為本的風格,沒有太多故弄玄虛,故事主線清晰明了,人物性格鮮明,有笑有淚,其中用心,與《海上迷城》一比,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