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兒子是大反派(七)(第4/6頁)

在邵瑜發微博之前,票房成績已經證明了《兩個母親》的能力,在排片量落後的情況下後來居上反超《海上迷城》,等到第四天,院線方調整了排片量,削減了《海上迷城》三分之一排片,又將《兩個母親》的排片鋪到了40%。

“老邵,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所以才這樣跟我賣關子?”章銘心底大石落下,立馬松了一口氣,全然沒有上映前食不下咽的樣子。

邵瑜點頭,說道:“我本來也只是猜測。”

“你這個微博發的也是絕了,果然沒有人比你更懂宣傳。”章銘誇道。

邵瑜這條微博,對於己方是錦上添花,但這花落到《海上迷城》頭上,就直接變成了不能承受之重,此消彼長,《海上迷城》再無任何還手之力。

原本《海上迷城》還能掙紮兩下,但邵瑜這麽一搞,觀眾們的注意力全都吸引過去了,連罵《海上迷城》都嫌累。

這種情況,對於鄭氏來說,卻是比挨罵還要糟糕,畢竟罵起碼還能證明關注度,若是連罵都沒有了,那就真的只能在圈子裏查無此片。

這樣糟心的局面,是鄭氏買了水軍和評論都無法扭轉的,甚至鄭氏水軍買的越多,被爛片傷得遍體鱗傷的觀眾們,卻引發了報復性觀影活動。

他們報復性的二刷三刷認為是好片子的《兩個母親》,買了票即便不去看,他們也不覺得多可惜,反而覺得自己是在做慈善,因而在鄭氏水軍買的最兇的那幾天,也是《兩個母親》票房逆勢上揚的幾天。

鄭明朗本就因為票房失利而焦頭爛額,看到自己辛苦買的水軍全都便宜了邵瑜,他氣得連著幾天都沒有給員工一個好臉色。

應思怡本以為中外合拍科幻大片,會是自己翻盤的大好機會,卻沒想到居然是這樣的結果,接二連三的失敗,早就讓她心態失衡,甚至忍不住在微博小號大罵這屆觀眾不懂科幻。

她小號發牢騷,卻被細心的觀眾挖出來,反而被所有人群嘲。

只是應思怡似乎已經經歷得夠多了,所以哪怕被群嘲她還是會裝死不管。

這件事甚至還被好事者拿去詢問邵瑜。

邵瑜本就有拍科幻電影的想法,趁著這個機會說了一句“打算拍一部觀眾看得懂的科幻電影”,倒是又吸了一波熱度。

只不過國產一直沒出什麽優秀的科幻電影,因而眾人依舊不太看好。

邵瑜的運氣很好,《兩個母親》快要下映的時候,突然又趕上國外公布大獎,《兩個母親》獲得金獎,又引來一批觀影熱潮。

等到最終收官的時候,票房停止在二十億,但幾乎已經可以提前預定年度票房冠軍。

這樣的成績,在如今觀影市場還不繁榮的時候,難得的給國產電影爭了一口氣,加上國外的金獎,邵瑜拍的四部作品,都是難得的既叫好又叫座,甚至還有人給他冠上了“國產影視劇希望”的名號。

連著出了四個爆款,娛樂圈裏的人,也紛紛向邵瑜伸出橄欖枝,或想要塞自家的藝人進劇組,或想要參與邵瑜項目的投資,各家電視台和媒體,也全都對他大開綠燈。

甚至還有人看出來邵瑜和應思怡之間的不對付,為了討好邵瑜,而偷偷摸摸將應思怡上了自家的黑名單。

不少影視公司,甚至拿著大把鈔票請邵瑜拍電影,條件都開得十分優厚,幾乎他們只出錢,其他的全都邵瑜說了算,但邵瑜依舊沒有點頭,只是開放了科幻片對外接受投資。

雖然是科幻片,但是邵瑜主導的項目,第一次對外接受工作室投資,倒是讓不少人揮舞著鈔票要參與。

邵瑜一開始便說明了是科幻大制作,且也拿出了一個常人難以接受的制作價格。

投資越大,收回成本的難度就越大,但所有投資人就像是看不到這個風險一般,擠破頭也要參與進來。

甚至就連和邵瑜不對付的鄭明朗,也派人去跟邵瑜試探了一番,只不過邵瑜一聽鄭氏,當場拒絕,竟是半點商量的余地都不給。

鄭明朗投資不順,回家看到應思怡,便忍不住陰陽怪氣:“你現在是不是後悔了?早知道這樣,當初你就不應該跟邵瑜離婚,現在顧佳穎擁有的一切,都是你的了。”

應思怡如今日復一日的糊,折騰那麽久,但還是淪落到三四線,而顧佳穎卻每一部作品都能讓她更上一層樓。

跟著邵瑜接連演了四部爆款,顧佳穎已然坐穩一線,代言片約全都排著隊等她,但也許是因為多年十八線的經歷,顧佳穎也沒有被眼前的浮華迷暈了眼,反而始終記得邵瑜的話,無論是代言還是片約,她都接的十分謹慎。

遇到不靠譜的產品,哪怕代言費給得再高,顧佳穎也不接。

一時遇不到好的劇本,旁的女演員會急著要進組,生怕缺少曝光會影響自己的熱度,但顧佳穎不一樣,她能沉下心來給自己充電,等待好的劇本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