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千萬富翁 《火熱的少女時代》拍賣會,……

當法國越來越多人知道華婕時, 她在幹嘛?

她在全巴黎的寫生。

特殊的建築,不一樣的城市氛圍,迥異的文化符號, 還有跟03年的中國截然不同的市民的精神面貌……都成為華婕筆下的模特,繽紛,絢爛。

當華婕的作品洗滌著法國人的心靈時,她也在享受著屬於法國的異域風情。

陸雲飛大概也受到了她的激勵, 也開始筆耕不輟, 勤懇的畫起畫來。

他一畫起畫來,動輒就是一星期,坐在塞納河邊畫寫實風景,很快便曬的像塊黑炭。

與此同時,伊萬先生仍在兩邊奔波。

當周邊和個展門票賺的越來越多時, 伊萬先生開始有些擔心因為華婕的畫太親民, 真的會導致一些並不真的懂畫,只是想要彰顯自己有文化的富豪, 會嫌棄她的畫不夠‘高’。

於是, 當他有空時, 更多的時間都會留在巴黎,在紅嶺藝術館中來回轉,一邊觀察這些不一樣的、更接地氣的看展人,一邊跟進‘表達了對華婕畫作購買意向’的人數情況。

車停在車庫,他帶著助理繞到正門, 看一眼周邊售賣區和畫展售票區的熱鬧情況, 便踏步走進畫展。

繞了一圈兒後,在《思念》畫作前,他終於見到了一位從衣著和手表上看的出是有錢人的青年。

“我要買這幅畫!我勢在必得。”青年一邊對身邊的朋友如此講, 一邊望著《思念》,眼神迷戀而向往。

“這幅畫別說是你,連我也想買了。”朋友也跟著贊嘆。

“聽說底價都是九萬,不知道最後成交價如何。估計5倍就是極限了吧?我覺得值得一試。”青年認真分析道。

伊萬抿了抿唇,還是忍不住開口道:

“這幅畫不賣的。”

“???”青年不敢置信的望向伊萬,“不賣?”

“是的。”伊萬微笑道。

“那幹嘛要展出?”青年不敢置信。

“為了展示給更多人欣賞它,所以展出啊。”伊萬理所當然道。

“就只是給我們看看?”

“可以這樣說。”

“為什麽?為什麽不賣?”青年仍舊不敢置信。

“因為它已經賣掉了。”伊萬歪頭露出了一個紳士的微笑。

“開展前就賣掉了?”青年有些懷疑的打量了一下伊萬先生,不悅問:

“你怎麽知道?”

“因為,這幅畫就是我買的。”伊萬說著挑了挑眉頭,“請再買其他的畫作吧。”

說罷,伊萬禮貌的向青年點點頭,便背著雙手,帶著助理,轉身走向畫展後方的辦公室區。

留下功與名。

“……”青年。

磨牙。

這個人就是來跟他炫耀的吧?

好不甘心!

………

如伊萬先生所憂慮的那般,當華婕的作品忽然變得幾乎人盡皆知,各種雜志爭相報道後,一些已經向紅嶺藝術館提交了押金,表達了準備參與拍賣的藏家們,反而變得猶豫起來。

這些人並沒有真的那麽懂藝術,對華婕的作品的欣賞,遠不及他們對‘有文化、懂藝術、是個優雅的真紳士’這個名聲的追逐。

他們很怕自己花了錢,最後買到的卻是‘審美低下,跟風庸俗’的評價。

於是,這些人開始靜靜的觀望,悄悄打聽起一些真正有品位的藏家和老資本們的態度。

這時候,伯納德聯系上賣《和諧》給他的雜志攝影師埃米爾,提供相當可觀數字的車馬費,請埃米爾拍下了一張超高清《和諧》畫作的照片。

並向幾家國內外都有相當口碑和地位的藝術類專業雜志塞了紅包,提供《和諧》的照片後,請他們結合《火熱的少女時代》,做一波正向的、拔高華婕畫作逼格的點評文章。

所謂的點評,事實上當然是瘋狂的吹捧才行。

老板出錢,輿論也能被引導。

於是,出於伯納德想要炒作手中這幅作品《和諧》的目的,藝術類雜志們帶著‘色彩炸彈’這個對華婕作品的吹捧詞匯,開始新的一波洗腦戰。

與此同時,阿諾德將喬納莊園‘送’給華婕的消息,忽然在藏家圈兒裏不脛而走。

10月10日,《火熱的少女時代》畫展開始進入倒計時。

這一天的下午,一位神秘人忽然包下了整個紅嶺藝術館,幾十米外便拉起了隔離帶,藝術館聲稱是這一片區域管道維修,要到明天上午才會恢復開館。

到第二天,所有藏家和闊佬們,就像鯊魚嗅到鮮血一般興奮起來。

這場拍賣會,他們去定了。

10月15日,華婕的《火熱的少女時代》落幕,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共八萬次觀展,售出八萬多張票。

總入袋83211歐元售票收入,稅後,華婕將收入其中3成。

周邊售賣共盈利123398歐元,稅後,華婕將收入其中1成。

伊萬看著這個收益表,忍不住感嘆,他從未見過如此熱鬧的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