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急與不急(第3/3頁)

想及先前一樁樁,太子妃神情既緩和下來,又漸漸加入了一點若有所思。

**

整場壽宴沒有發生什麽,按部就班地舉辦著,並無人知曉一個背著醫箱的灰衣老者被從後廚房旁邊的角門引入了誠安伯府中。

午後宴散,賓客們陸續告辭,許融也和蕭信坐上了回府的馬車。

她這時候早已不考慮太子和太子妃那邊的事了,她很清醒,就算抱大腿現在也抱不到那麽粗的,出嫁從夫,她的身份隨著蕭信來,一個侯府閑散庶子加案首之妻去跟太子妃娘娘交際?

未免想太多。

就算能,她也不想,身份的懸殊意味著她要付出更多的尊嚴跟心力,在家裏睡睡覺看看花不好嗎。

何必去找罪受。

至於將來,那視需求再說。

回了小院以後,她一心只在想著要怎麽把蕭信也點得清醒一點,這個分寸就非常難拿捏了,可能比去抱太子妃大腿還難一點——畢竟,不在她的專業範疇內啊。

而與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每天心神不寧,另一邊的蕭信卻鎮定自若,在侯府與蘇家之間兩點一線,整個人上進奮發得不得了。

許融漸漸:“……”

怎麽感覺她像個怪姐姐,天天琢磨人家。

也許蕭信根本沒她以為的陷得那麽深,那天在誠安伯府不過各憑演技,純看發揮而已。

連著觀察了五六天,許融想說的心越來越淡了。

算了吧,還是拖著,再拖一拖,這事就沒了。

他們還是愉快的合作關系。

就在這時,一位背著醫箱的灰衣老者前來求見許融。

許融聽了紅榴的傳話,頗有點莫名——她這小院沒人生病,也沒叫大夫,但因閑著,還是讓把人請了進來。

做人一般不要得罪大夫。

這是她前世的生存經驗。

與灰衣老者同來的還有一位中年婦人,婦人衣著不顯,地位倒仿佛還比老者高些,先進了門,屈一屈膝行禮:“奴奉太子妃命來。”

許融吃了一驚,忙讓人看座,卻仍不知她的來意,一邊讓人上茶,一邊探問。

中年婦人坐了半邊椅子,神態莊重,道:“吉安侯夫人曾為您自外面求了幾張方子是嗎?”

許融點頭。

“這就是了。”因接下來傳的是太子妃的話,婦人又站起來,道:“娘娘有言,診病還需大夫親自看視過才好,外面求的方子即便不錯,不一定合用,娘娘因此為您薦來這一位於大夫。”

許融跟著站起來,腦袋少有地有點空白:“……”

婦人的話還沒傳完,跟著問道:“不知府上二公子在嗎?娘娘諭言,是要傳與兩位的。”

許融困難地道:“——在,倒是在的。”

婦人有些欣然:“那就請二公子一並出來吧。”

東次間的簾子於此時一動,是蕭信終於聽見動靜與他有關,自己走了出來。

他正推敲一篇文章的用詞,心神猶在裏面,沒十分聽清婦人的說話,出來了看一看婦人,又看一看老者,最終看向許融。

等著她給解釋的意思。

許融很想望天。

她真的不想抱大腿,但這位太子妃娘娘,為人也太實在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