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試探(第2/4頁)

問題原來出在了——蕭倫與常姝音的婚姻上?

是了,她早該想到,長興侯府和鄭國公府之間本比人丁單薄的許家來得有淵源,蕭夫人又是那樣慕強的性子,蕭倫直接與常姝音聯姻就是了,為什麽繞遠路先選了許家?

大概當年,多少是有忌諱的。

同為明裏暗裏與慶王有過牽扯的世家,不敢走得太近。

隨著時間推移,舊事越來越淡,忌諱也越來越少,以蕭倫的世子身價,想另找一個匹配得上的高門未嫁貴女也沒那麽容易,所以,鄭國公府才重新進入了他的視野。

再一回想,她那時與蕭倫的整個退婚流程中,蕭侯爺都沒怎麽出面,全是蕭夫人一力操持,她從前以為是蕭夫人強勢以及許家只有許夫人的緣故,如今再品,另有一番滋味:這忌諱再少,依然存在,才令得蕭侯爺雖然沒有反對,態度卻始終淡淡的吧。

許融臉色這一變,讓淑安郡主意識到自己說得太多了,她忙仔細一想,好在似乎也沒什麽要緊的,都是擺在明面上的爛事兒,方松了口氣,又探究地望了過來:“你倒是肯幫著蕭家說話,畢竟對你夫君有養恩在麽?”

許融一下哭笑不得,淑安郡主怎麽會有這個誤會,兩家之間夾著英國公府,她完全是看在英國公的面子上,才與蕭家維持著表面和平。

不過這個問題卻有些難答,什麽養恩她是不承認的,以此時的價值觀來說,卻又不便全盤否認,正沉吟間,淑安郡主卻像看穿了什麽般,挑唇一笑 :“怪不得,幾個下人而已,值當你千裏迢迢地過來。他們果然只是你使出來做生意的嗎?”

“……”許融對前一問的念頭都散去了,她很緩慢也很慎重地道:“是的。”

答完便看見淑安郡主面上出現了不以為然的神色。

她不信。

那她是怎麽以為的?

或者說,慶王是怎麽以為的?

許融走這一趟,目的其實不在撈白泉,她才大大擺了淑安郡主一道,這時候來要人,無論她多能舌燦蓮花,淑安郡主都絕不會如她的願,她的來意其實與林信一樣:試探慶王究竟有無反心,平涼府裏這一觸即發的形勢,慶王到底涉入了多少。

鄭知府落網,常榮時現身台前,這是一個好時機。

她和林信分頭試探,將所得彼此印證,就可得到那個最終答案。

現在,許融意外得到了第一個答案:白泉的被扣不是偶然,她記得清楚,當時回來報信的安子說,白泉年初時進了平涼府,這個時間點很巧妙,她和林信剛與林定相認,回到了京城。

也就是說,那時林信的身世還沒有公開,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裏,她和林信都仍算作長興侯府的人,仆從隨主,白泉也不例外。

那麽這件本來真的非常單純的淘金之旅,到了慶王眼中,也許就是另外一副樣子了。

白泉是京城人,他的口音也是京城的,他在外行走,一般不打侯府招牌,但既然沒存壞心做壞事,也不會十分掩藏來歷,以慶王的勢力,想追查他一定不難,追查之後——

慶王不會相信這只是個巧合。

異位而處,許融捫心自問,她也不會相信。她一定會想:長興侯府派出下仆打著做生意的幌子跑到平涼來想做什麽?還隱藏來歷,還以兒媳的名義,越是拐彎抹角,越是可疑加倍。

這之後,林信身世公諸於眾,但一來沒有明面上與蕭侯爺撕破臉,二來後來林信又被委派了欽差,從哪個角度來說,慶王都仍有繼續扣留白泉的必要,並且連後續的小柳也不能幸免。許融在這一刻明白到了慶王的腦回路:倒要看看你能派多少人,來一個,扣一個,來一雙,扣一雙。

……

許融誠懇地道:“郡主,這真的是個誤會。”

淑安郡主冷笑:“你繼續編。真當本郡主是傻子?”

許融無奈:“……”

她說真話還沒人聽了。

淑安郡主勝利地瞥了她一眼,往後仰到椅中:“你也知道啞口無言了。本郡主這會兒心情好,就不要你賠罪了。你也別想再從本郡主這裏討什麽便宜,去罷!”

她端茶送客,許融不能相抗,只好告辭出來。

沿來時一路走出角門,只見林信倒比她完事得還早些,已經在府門外等著她了。

許融一見他面色,就知他有所得,笑道:“王爺答應賣給我們糧食了?”

林信微一頷首,露出一點笑意:“五千石。”

缺口在一萬兩千石,如此約莫解決了一半,這是很不錯的成果了,另一半,鄭知府已經在手,到撐不下去時,拿他填進去就行了。

“外頭太陽大,我們上車說吧。”林信示意她。

兩人便上了車,林信先說了他見慶王的經過。還在那個靜心堂,還是那幅字下,慶王還是那副深沉莫測的模樣,林信先提出來常榮時的供詞,慶王對此的反應比淑安郡主淡定許多,只是嗤笑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