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比試 ……(第2/7頁)

蘇葉有點驚訝,可能沒料到皇帝會問,還是老老實實回答道:“臣妾見吳女醫之前為臣妾和皇後娘娘接生的時候都會頻頻洗手,若是接生後洗,自然是手上有血跡,在之前洗是為何?”

“吳女醫就道是她外婆教的,當年她外婆第一回 懵懵懂懂跟著人接生,因為同去的人沒洗幹凈手,婦人把孩子生來後沒幾天傷口卻開始潰爛,最後到底還是沒能救過來。”

“她就道手上有臟東西沒洗幹凈,沾在傷口上就容易如此。若是沒傷口,沾在指尖上,要是摸臉和吃飯,也會因此從口鼻而入,接而生病。”

皇帝認真聽完就沉思道:“這就是你之前讓人戴手套進去侍疾的緣故?叫其他人都沒染上疥瘡?”

蘇葉笑著點頭:“對,正是如此。而且這臟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進了體內也一時沒能察覺得到。與其有可能吃下不好的東西,還不如提前讓人洗幹凈手。再說京城的百姓一個個幹凈得體,不也正是因為皇上英明,新朝蒸蒸日上?”

聽見後面這話,皇帝就笑了:“這話朕愛聽,就依了你。”

皇帝都點頭了,寧家自然很快就收到方子,還相當詫異。

他們收著還忐忑,忍不住去找富察夫人和翁果圖問一問究竟怎麽回事。

富察夫人笑道:“收著吧,要不是這些年來你們幫扶著,娘娘也沒今天。這生意看著不大,日積月累可不少。”

蘇葉雖然沒說,翁果圖一看卻能猜得出來。

這東西剛開始利潤太薄,貴人們自然看不上,但是時間長了,一點點積累起來,卻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足夠讓寧家的後輩們繼承下去。

但是該敲打的,翁果圖還是得說:“這是娘娘想出來的方子,你們要是誰什麽時候不想要了,那就直接還回去。”

要寧家以後哪個不肖子孫手頭沒錢了,打算把方子轉賣給別人,那就是跟蘇葉過不去了。

寧家自然忙不叠應下,保證絕不會讓人出讓方子,再三感謝後又道會一直傳下去的。

送走千恩萬謝的娘家人,富察夫人又擔憂道:“老爺,這方子看著簡單,就算寧家沒傳出去,買的人未必摸索不出來。”

誰買回去摸索一下就能知道方子是什麽,寧家以後豈不是就不能一直做這門生意,利潤要更少了?

有人搶生意的話,寧家還哪裏有賺頭?

翁果圖看了她一眼道:“放心,這方子肯定不可能只在寧家手裏。”

見富察夫人驚訝地看過來,翁果圖又笑了:“寧家才多大,就是在京城賣,在京郊周圍賣,也就賣得差不多,可能都不夠賣的。那更遠的地方,也有人想要呢?總不能把寧家人累死,就得找靠譜的人一起合作。”

“寧家人吃不下,只要坐鎮京城就好了,再跟其他人簽訂契約來分利。方子太簡單,遲早會被人知曉,還不如把這塊蛋糕分一分,其他人得利了,自然就是一條船上的人,不會輕易再傳出去。”

要只有寧家人掙錢,其他人眼紅,那就未必了。

但是大家一起掙錢,那就不一樣的。

都能分一杯羹,誰要把飯碗砸了啊,反而會拼命去維護。

“這東西大商家看不上,小商人可能不靠譜,還得從長計議。”

翁果圖還擔心寧家沒找對合作的人,也是要吃虧的。

誰知道寧家的品性好,早兩代開始就是如此,積累了不少善緣,消息一放出去,居然就有不少商家願意加盟進來。

生意人最看重的就是人品,寧家的人品幾代人都是極好的,這樣的人合作誰能不放心?

有些黑心的,給的方子可能是殘缺的,銀錢也給的不爽快,還可能反過來咬上一口,實在糟心透頂。

而且手裏頭有點余錢的百姓,誰不想日子過得好一點呢?

新帝登基後有不少舉措,最重要的是取消了米糧稅,讓糧食的價格比以前降低了不少。

百姓的日子好過了一些,手裏頭自然有余錢能讓日子過得更精細。

聽聞是宮裏的娘娘都會用的,連皇上也會用,就算差一點,百姓們當然都想要啊。

這門買賣肯定不會砸手裏,又是跟寧家合作,間接就是跟宮裏的蘇葉搭上關系。

雖然算不上靠山,但是說出去都倍兒有面子。

生意人地位低,能掙一點面子的事是絕不會放過的。

他們見多識廣,更是知道怎麽改善方子,讓成本降得更低。

最終的方子是掌握在寧家手裏的,合作的商人自然不敢泄露方子,這不是跟宮裏的娘娘過不去嗎?

他們甚至還知道分級售賣,價錢貴一點的,就用豆粉和雞蛋清。

價錢便宜一點的,就是只有豆粉,再差一點的就是混了草木灰,效果雖然差一點,卻怎麽都比只用澡豆或者皂角要好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