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4頁)

李蔓洗了洗手,調了個姜醋汁。

兩個大的端著木盆回來,螃蟹和青蝦也熟了。

蝦一人一個,螃解斬開,放進碗裏,誰吃誰拿。

兩個大的一人捏著塊螃蟹蘸著姜醋汁吃了,蝦沒動,朝李蔓推了推:“李姨你吃。”

李蔓好笑地揉了揉兩人的頭:“吃吧,我等會兒吃魚。”

說罷,將紅糖姜茶遞給他們:“喝碗茶去去寒氣。”

兩人喃喃地接了,喝完茶,吃了蝦,主動幫李蔓剝起了蒜。

“小輝,”李蔓瞅了眼外面,不知何時又飄起了細雨,“戴上鬥笠,回家幫我揪點茴香,再摘一個小青檸。”

“好。”羅小輝放下蒜,戴上鬥笠噔噔就沖出了門,片刻拿著東西就回來了。

李蔓用火鉗夾著樹番茄放在余火上轉著那麽一烤,皮破汁出,剝去外面焦糊的皮,同洗好的小米辣、紫蘇葉、蒜、茴香、鹽放進竹制的舂具裏搗碎成糊狀,倒出放在一旁備用,然後將幾條魚用米酒、青檸汁、鹽均勻地塗抹一遍,塞入搗碎的作料,裹上烤軟的芭蕉葉,腌制一會兒,用鐵夾一夾放在火上來回翻烤。

很快便有汁水從裹著的芭蕉葉裏滋滋地冒了出來。

羅小輝:“李姨,我來烤吧。”

李蔓說了下注意事項,便將鐵夾遞給了他,隨之舀了半碗苞谷篸,續水,攪成無顆粒的糊狀,倒入燒開的鍋裏,拿勺子攪了攪。

從火塘裏另移出一堆火來,李蔓取了塊臘肉在火上烤了烤,熱水裏一泡,刮去上面的黑皮,沖凈幹凈,切片。

青椒、黃瓜過了遍水,去頭去蒂,青椒去籽,切絲切塊,碗裏打上三個雞蛋,坐上鐵鍋,開始炒菜。

“李姨,還沒好嗎?”羅小豪盯著哥哥手裏的烤魚,心急道。

“等一下,”李蔓端下熬好的苞谷粥,坐上水壺,接過羅小輝手裏的鐵夾,“我看看。”

“可以了,”將烤好的魚放在一旁地上,李蔓又夾了一個芭蕉包放在鐵架上來回翻了翻,余光瞄到羅小豪和許文成迫不及待伸向烤魚的手,忙制止道,“別動!”

張志用躍躍欲試道:“李姨,這條我來烤吧?”

“好。”李蔓將鐵夾遞給他,手上蘸了點水,揭開焦糊的芭蕉包外皮,露出鮮香的魚肉,拿盤子裝好,遞給羅小輝,繼續炒菜道,“好了,拿筷子趁熱吃。”

羅小豪、許文成歡呼一聲,跳起來拿了五雙筷子,塞給李蔓一把:“李姨,快來嘗嘗。”

張志用一拉羅小輝:“給李阿公送一半。”

羅小輝點點頭,站起來另拿了個盤子,分了一半端去堂屋給李長河。

李長河沒要,卻把幾個孩子誇得小臉紅紅的,一個個抿著唇,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看得李蔓想笑。

這也是她喜歡孩子來玩的原因,雖頑皮,卻不會亂翻東西,嘴饞卻懂得尊老謙讓。再說,這個年代,誰又不嘴饞呢,像這會兒農閑的雨季,家家戶戶幾乎都不吃主食,都是粥配菜,吃飯時是飽了,可不到半上午、半下午,肚子就開始咕咕叫了。

……

宋逾隨前天從山上拉練回來的許營長、張副營、羅連長下班回來,遠遠就聞到自家傳來的魚香、菜香。

羅連長一拍宋逾的肩膀,笑道:“家裏的夥食不錯啊!”

宋逾:“我家李同志的手藝好。”家家都有菜園,只是有的軍嫂是城市來的不善種菜養雞,至於魚嘛,溪裏就有,就看當家的男人勤快不勤快了。

張副營笑道:“還沒進家呢,你怎麽就確定是李同志在做飯,不是趙阿奶?”

宋逾下巴朝東一點,加快了腳步。

幾人看去,煙雨朦朧裏,幾位婦人背著竹簍正過橋而來。

“眼真尖!”羅連長笑道,“宋連長,家都安頓好了,什麽時候請大夥兒吃暖鍋飯?”

宋逾疾步朝趙金鳳迎去道:“過兩天吧。”

“爸,”羅小豪聽到羅連長的聲音,抓著個魚頭從廚房跑出來叫道,“看,我哥烤的魚。”

羅連長一愣,笑道:“你們哥倆倒是會找吃飯的地方。”

“嘿嘿……還有許文成和張志用,我們四個。”

許營長跟張副營長對視一眼,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這年頭,誰家也不富裕,他們工資雖不低,可家裏的孩子多,上學吃穿,哪哪都不能省,還有老人要養,再加上兄弟姐妹哪家有個事,你能不搭把手。

同樣的,宋逾也不容易,他和李同志都剛參加工作,李家這邊有爺奶要養,宋家那邊,聽說爹媽都下放在農村,還有一對弟妹要照顧。

李長河聽到動靜,放下手裏的工具,招呼道:“嚴同志她們跟小蔓她奶進山摘菌子還沒回來,進來坐坐,喝杯茶。”

“回來了,”許營長一指隨宋逾走來的幾位軍嫂,笑道,“李阿爺你忙吧,我就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