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3頁)

“我讓李秘書送你。”傅沉故拉開門,剛想走,傅老太又打斷說。

“不行,就得你開,別人開我暈車。”

“……”

*

《大明春秋》劇組現場。

“等玉橋拍完,就是你倆的對手戲了,沈書行和謝明舟的第一次離別。”副導坐在小馬紮上,拿著劇本和謝明舟圍讀。

歷史上,自從兩人相識後,讀書練武總在一起,智謀相當,容貌出眾,每次相伴出行,都能引來京城姑娘們的青睞。

當然大部分是小太子主動約沈書行,沈書行也對小太子無可奈何。太子和丞相之子,未來的君臣,眾人都這對年輕人抱有期待。

直到明先祖東巡。

謝明舟望向另一個正在拍攝的片場,沈玉橋一身白衣跪在相府門外。

這段也是歷史上沈書行人生的轉折點。

當時天下剛統一不久,朝堂動蕩不安。明先祖和右相屬於□□,而明先祖的弟弟憲王和左將軍當屬□□,對皇位覬覦已久。趁明先祖不在朝內,拉幫結派,以私吞軍糧為由,將右相押入牢中嚴加審問。

右相一生清廉,哪能受這般侮辱,最終在獄裏含恨而終,淪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而沈書行回到相府,便面對滿門含冤的一幕。當時的沈書行極為平靜,靜得讓人不寒而栗。

不得不說,沈玉橋在他昨天的提點下,似乎開了竅,內斂的感情演繹得十分到位。

“好,辛苦了!”

演完沈書行的情節,徐導在一旁組織大夥收拾場地,回到主場景。

沈玉橋站起身,楊媛走上前給沈玉橋遞水,笑道:“今天狀態很不錯,戲都一遍過了!”

說著,她得意看了眼剛到場的謝明舟。

別以為昨天玉橋NG次數多,這小子就能出頭,今天玉橋狀態恢復,指不定誰壓誰的戲。

沈玉橋點頭,昨天謝明舟的指點,似乎點通了他對這個人物的理解,以至於今天的幾場沈書行單人戲份都一遍過。

楊媛翻看手裏排單,眼底閃過笑意:“今晚劇組開放粉絲探班,公司已經和後援會準備好,一會你配合公司行動就行。”

現在V博上沈玉橋的後援會已經管理成型,而據她調查,謝明舟前幾天剛受到關注,沒有實打實的作品,吸引的都是路人粉,線下活動的參與度基本為零。

這場探班活動,將是他們為沈玉橋造勢的第一步。探班的粉絲擠爆了劇組,再對比同組的另一位男主無人問津的模樣,話題度瞬間上漲。

沈玉橋也沒多問,一門心思放在和謝明舟的對手戲上。

昨天他NG不斷,但今天他一定不能再輸。

另一頭,謝明舟和溫陶也在確認晚上探班的工作。溫陶看著公司的通告:“謝哥,這次的粉絲探班,相比沈玉橋,我們可能要低調些。”

溫陶很委婉地用低調些形容,其實是指可能沒什麽粉絲來,現在謝明舟的粉絲都是些路人散粉,得防著沈玉橋家到時候亂帶節奏,畢竟雙男主,一位男主人氣太拉垮,不得淪給人擡轎的。

公司不是沒想過大肆招攬粉絲,或者買通粉絲來造勢。但他知道,謝哥一定不喜歡這樣。

謝明舟放下咖啡杯,“嗯”了聲。他對自己現在的地位再清楚不過——不戴口罩走在街上,也沒幾個人認出。

“好啦,糾結這些沒用,先把今天的戲演好。”謝明舟伸了個懶腰,放下劇本,不疾不徐走到場中央。

溫陶望著謝明舟沉穩的背影。他見過許多藝人,但謝哥是第一個讓他有種踏實感的藝人。

“這場戲也是承接昨天新加的飛頁,少年明帝和少年沈書行的劇情——謝明舟被調離邊境,和沈書行送別的戲份,明舟你和玉橋都要注意。”徐導拿著劇本說,“送別,切記別演成狗血劇。”

謝明舟和沈玉橋同時道:“明白。”

一個背負家族冤屈,一個背負帝王家的使命,兩個少年更多的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沈相滿門沉冤,朝堂上一片對沈氏的唾罵。

太子謝明舟連夜趕去禦書房,請求明先祖力保沈書行。長談一夜後,明先祖答應謝明舟保下沈書行,並給予低階官職。但明先祖也知道,大明內憂外患,內部朝廷被皇叔覬覦,軍權過重,邊境還有叛軍作亂。

自己的兒子雖然才華出眾,但也必須立下軍功,才能服眾。

不久,謝明舟便收到父皇調他去邊境,鎮壓叛亂的聖旨——也就是之前他剛來劇組拍過的那幾幕戰場戲。

臨行前的夜晚,謝明舟偷偷溜出寢宮。

“Action!”

沈書行自從相府被血洗後,只能在禮部當個小差,也不方便再和太子見面,太多雙眼睛盯著兩人。

但臨行前夜,謝明舟還是喬裝打扮,翻出了圍墻,來和沈書行告別。

月色下雜院屋頂,謝明舟帶了兩壺酒,走到沈書行身邊,揚了揚酒壺,笑道:“宮裏新進獻的天山雪,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