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儒家,今天教化了嗎?(第2/2頁)

趙楷點點頭,道:“易安居士問得很好……吾以為能否得到辦學之資和學生的關鍵,就在於有沒有出仕的機會,只要能夠出仕,這些都容易解決。”

有機會當官當然不愁沒有錢和學生了!可問題是官有那麽容易考上嗎?

趙楷頓了頓,又道:“而出仕,也不一定要一步登天考上進士啊!還可以考官辦諸學堂,可以考幕職官和伎術官。以往一科進士取數百人,門蔭入仕之官比進士還多,以至於仕途被進士、門蔭所壟斷,吏員不得晉升,有功兵士亦難得官,所以寒門之士才獨好科舉。”

宋朝的冗官是很多的……不是辦事的吏員多,而是有品級的官員多。在宣和之難前,官員的數量差不多有五萬!

這可不是沒有品級的吏和校尉,而是有品的官!那麽多的官堆積在上面,下面的吏和軍校當然就很難升官了。

而趙楷將“勛位”、“爵位”和“官位”分離,而且還開辦了炮、步、騎、工、輜等五軍學堂和大學堂,用來了吸納擁有勛貴子弟(平民當然也可以考進去,有平民的額度,不過平民人多,自然難考),這樣就可以堵上門蔭的窟窿。

門蔭的窟窿堵上以後,吏員,也就是幕職官、伎術官上升的空間就大了。

所以在趙楷統治的北宋,半數幕職官和全部的伎術官,都要通過考試才能當上。另有半數的幕職官可以走征辟的路子……

趙楷接著說:“但如今重開之朝,事事精進,並無門蔭之弊,進士數量也少。所以幕職官、伎術官、學堂入仕之員晉升的機會很多。而幫助寒門之士考上幕職官、伎術官和官辦諸學堂,就是諸位儒門名士需要去做的事情了。”

“官家,”李清照接著又問,“不知這幕職官、伎術官要考些什麽?吾等又該怎麽教導學生,才能讓他們可以考上?”

這些問題大概也只有李清照想搞清楚吧?

因為她是個女人,又生活在歧視女性的古代,不可能考上進士,只能當個老師……至於其他人,肯定還是想親自做官的!

趙楷道:“幕職官和伎術官都是要辦實事兒的……自然要考實學了!

既然是官,就要做好守土衛國的準備。所以不僅要修文,還應該習武。所以文、武、實三學都要會。而且這些人不僅可以考幕職官、伎術官,還可以考進士,還可以考炮、步、騎、工、輜等五軍學堂和大學堂,也許還有海軍學堂,因此要學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不過也不要讓學生們沒完沒了的學下去……應該分級教學,由淺入深。一個學士從入學到學成,有個三年五載的也就差不多了。如果什麽都考不上,還可以趁早改行,免得誤了終身,變成一個措大。”

原來趙楷想要通過這些儒門精英辦起來的是一些民辦中學……這裏四百多個儒,都是有點名望的大儒、中儒,如果平均十個儒可以撐起一所民辦中學,那就是四十多所中學啊!

而一所中學下面還可以掛上十所蒙學,那就是四百多所蒙學。

一個儒家的教育體系,不就基本成型了?

成型以後還可以慢慢做大,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四十所中學就會變成四百所乃至四千所。平均每年可以教出多少學生?而這些學生,當然都是儒生了。

這樣儒家的根基不就紮實了?

而且隨著趙楷殖民全世界的事業,這些儒家中學和蒙學,也可以跟著一起往外擴張,儒家的教化事業不也就跟著出去了?

另外,這些儒家學校也是組織啊!而且儒家學校傳播的不僅是文化、武藝、伎術,還可以傳播儒家的世界觀……比如“存天理、滅人欲”或是別什麽。

“可是官家,”李清照眉頭微皺,“您覺得吾等儒學之士,教得了文韜武略實學嗎?”

是啊!

這些人就會寫道德文章,不會實學也不會砍人啊!

趙楷笑道:“諸位不似孔子之通也無妨,正好可以專心教道。至於所傳之學,咱們可以慢慢商量,定出一套教材,再因材施教……因諸位之材,來施以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