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天理昭昭,就想回家!(第2/2頁)

一大群布衣角巾,腰懸長劍,打扮的和畫像上的孔夫子差不多的“大儒”,都在天理宮外按照大小等級排列整齊,設立香案,恭恭敬敬的等候著。

當趙諶、趙椅率領的大隊人馬抵達天理宮外的天理大街上時,樂手們就開始吹吹打打,還有幾聲號炮同時響起。同時還有這些天南大儒們異口同聲的高呼:“南帝出、天理興,臣等恭迎南帝陛下,恭迎東莞郡王殿下!”

趙諶、趙椅對望一眼,笑吟吟的同時下馬,略微謙讓了一下兒,然後就是椅子王在前,天理南帝在後,昂首闊步的向天理宮內走去。

天理宮的門臉修得氣派,進去又是一座非常廣闊的廣場,廣場的東面是文廟,西面是武廟,都是供奉文武先賢的……那些為天理事業而成仁取義的“今聖人”的牌位,也都供奉在其中。這文武二廟,就相當於天南儒宗的大祠堂。

而廣場的北面,坐北朝南而建的,則是一座天理大殿!

這可不是上朝的地方,而是講道理的地方,相當於天南儒宗的天理堂。

在天南儒宗的傳播體系中,祠堂祭先人,理堂傳天理。兩者的功用不同,但卻是二合一的存在。

天理堂“通天”,直通南帝,而大祠堂“接地”,紮根地方宗族。兩者合一,就讓天南儒宗有了極強的組織和動員能力。

而天理堂的儒者,往往是大祠堂的主持。

趙諶一邊陪著趙椅步入天理大殿,一邊笑吟吟地介紹說:“二十六叔父,這座大殿是去年才落成的,可供千人在其中聽道理……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會有上千人在此聽道,極為壯觀啊!”

每月的初一、十五是天南儒宗的“聽道日”和“祭祀日”,凡是儒門信徒在這兩天,都得去天理堂聽道理,去大祠堂供先人……雷打不動!

而在一月之中其余的日子裏,儒門信徒還要早晚兩炷香,用來敬天供祖。

另外,凡是國人子女,一律要進入儒宗開辦的書院念書習武。這些書院和大祠堂、天理堂湊在一起,就是“天理三件套”,書院的院長一般也是天理堂、大祠堂的管理者。

除了祭祖、講理、教化(教書)之外,天南儒宗的儒者們還負責濟貧、救災、主持婚喪嫁娶、裁決鄰裏糾紛等等事宜。

當然了,這些“服務”統統都是要收費的!

包括國人在內,天理信徒們都要將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給天理堂、大祠堂和書院,另外,儒者主持婚喪嫁娶、裁決鄰裏糾紛時,還要另外收費。

除了天南儒宗的“收費”之外,在天南儒宗治理下的國人、野人,還必須向各自的主公納稅或承擔兵役。而這部分稅收和兵役,則會一層層的向上繳納,最後會有一部分交到南帝趙諶手中。

此外,南帝趙諶還能從天南八府的商市、西洋口收費和依附天南儒宗的各國各城邦那裏獲得收入……說他富得流油都不為過啊!

趙椅打量著氣勢恢宏的天理大殿,也連連點頭:“金陵皇宮的大殿也不過如此,順天皇城的大慶殿甚至還不如你的天理大殿呢!”

趙諶捋著胡須笑道:“二十六叔莫說笑了,小侄也是在金陵皇城中住過的,還是知道金陵皇城之恢弘的……”說著話,他又輕聲一嘆,“小侄耗費巨資修建順天教化府和天理宮,其實也是為了稍解太上的思鄉之苦啊!”

“太上”就是趙桓,是“太上皇”還是“太上王”也不知道,總之在順化這邊,大家都叫他“太上”。

“太上的身體好些了嗎?”趙椅一臉關切地問。

趙諶搖搖頭,道:“不大好啊!太上年紀大了,身體又有病,恐怕不久於世,現在所求的只是落葉歸根,也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大官家的恩準?”

“落葉歸根?”趙椅一愣,“太上想要回南京應天府?”

“非也,”趙諶搖搖頭,“太上是汴梁子……離家數十年,現在就想回開封看看。二十六叔,家父的這個要求能辦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