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風口上的豬

“如果大家都能像林總這樣想,那就真的天下太平了。”王闊嘴上奉承,心裏卻為對手們掬一把同情之淚。

俺們貓廠的傳統手段。

每當我要進軍某一個行業的時候,我們總要分析出一些行業弊端。

然後再師出有名的大舉進攻。

快遞行業弊端很多。

不送上門只是一個方面,這個主要是違背律法: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

然後還有損失賠償的問題。

在明確是快遞公司責任的時候,用戶根本就得不到應有的賠償。

而快遞公司的賠償也都是從快遞員身上扣。

快遞公司自身並不承擔這其中的經營風險,大不了就把快遞員辭退了事。

根據王闊最近得到的消息,豐巢快遞櫃正在計劃推出收費政策、開啟會員服務。

我不僅不給你送上門。

我還要收取你的保管費。

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無可厚非,2015年6月豐巢快遞櫃成立時,順豐、中通、申通、韻達、普洛斯共同投資5億。

2015財年,豐巢營收、凈虧損分別為2174萬和2.36億。

2016年6月,五家股東共同增資5億。

2017年1月,豐巢再獲25億投資。

截至2017年末,豐巢通過四輪股權融資獲得55億,累計虧損超過10個億。

簡單來講,快遞櫃是投資人的錢變的,經營中“燒掉”的錢來自債權人。

它必須要賺錢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才能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繼續獲得融資。

所以,以豐巢為代表的快遞櫃運營平台,在向快遞員收取“保管費”(豐巢大格每次收費為0.4元,中格和小格每次收費0.35元)的同時又把手伸向用戶。

也就是說,最開始打著“解決快遞員配送與收件人收取時間上不匹配”旗號的快遞櫃,終於被逼無奈的想要收割韭菜了。

王闊並不看好他們。

用戶是韭菜沒錯,但他們也沒那麽好欺負。

你損害他們的利益,他們也會反抗一下的,你讓我付錢,我幹脆不拿了。

這快遞我拒收。

我向平台投訴。

我按照律法,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

或許有人就說了,你享受了服務,為什麽不能買個單呢。

才一兩塊錢而已。

而且還是你沒及時取走快遞產生的費用。

但用戶也不傻。

這完全是混淆概念,因為誰都知道,這個所謂的快遞櫃服務,是快遞公司強加過來的。

你們折騰出來的東西,我為什麽要買單。

你如果給我送上門,又怎麽可能會產生超時的問題。

“我覺得可以把豐巢給收下來,快遞櫃還是有一定需求的。”林冬在了解到光是豐巢的快遞櫃就投入了五十億之後,突然覺得這也是一份不錯的燒錢買賣。

這玩意都能拖垮上市公司的。

2017年,順豐不堪重負,將持有豐巢15.86%的股權轉讓予鵬城瑋榮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對價9.52億。

而主導豐巢的另一家公司是三泰控股。

他主要是金融電子產品及服務提供商,2009年11月的時候,在鵬城中小板上市。

他們做速遞易是為了改變公司疲態,想要趁著機會當一頭風口上的豬。

2013年起,速遞易成為三泰控股的“天字一號”業務。

在把原本就微薄的資源傾注於快遞櫃業務後,營收不僅沒有獲得新的增長動力反而一蹶不振。

2015年營收增速跌至13.5%,2016年營收同比下降27.1%,2017年前三季營收同比下降19%。

連續兩年虧損,三泰控股被帶上*ST帽子,再不“放過自己”將“萬劫不復”。

當一個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者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的時候,在股票名稱前就會加上“ST”,意為“特殊處理”,每天的漲跌都不得超過5%。

用於警示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當第三年,公司的經營未有改善,依舊處於虧損狀態,股票名稱前除“ST”外還會加上“*”,意為退市風險。

2017年,三泰控股忍痛將快遞櫃業務剝離,只留15%權益做個“念想”。

從2017年Q4開始,速遞易業績停止“並表”,三泰控股總算在“墜毀”前一秒甩掉了致命的負荷。

巧的是三泰控股拋棄速遞易與順豐剝離豐巢,幾乎發生在同一時間。

快遞櫃業務沒有未來?

順豐控股、三泰控股兩家上市公司先後剝離豐巢、速遞易,充分說明快遞櫃業務的前途渺茫。

“收購的話,就要做好長期虧損的準備了。”裴潛龍盡責的提醒了一句。

“生態嘛~”林冬不知道該怎麽說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