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4/4頁)

寧楚格講解、示範並見證了爺倆的勾手指約定,帶著小永玥去了趟禦膳房。將早就準備好的十余道藥膳方子交給禦膳房總管,對方感激連連,差點喜極而泣。

堂堂禦膳房,倒也不至於真就少了公主這幾張藥膳方子。

缺的,是公主這塊金字招牌啊!

自從太後病情危重後,皇上便心急如焚,茶飯不思。短短數日,足足瘦了一圈兒。左右伺候的,又哪個有好果子吃了?每日裏絞盡腦汁想菜色,卻難得皇上動一下尊筷。

禦膳房總管急到頭禿,寧楚格這方子於他來說無異於久旱之下的及時雨。

按方烹制後,親手呈到君前:“奴才一步步,按著公主所留方子精制,萬歲爺試試可還合胃口?公主說了,若是您用著不滿,必然是奴才手藝不精。還得她進宮,親自做與您。”

這,這簡直是甜蜜的小威脅啊!

透過這只言片語,康熙都能想出孫女那狡黠的模樣。遂就算再如何沒胃口,也還是勉強自己用了一碗。再怎麽睡不著,也時不時閉目養養。

臘月初六日酉時,任憲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薨,享年七十七歲。

今上大慟,不顧群臣勸阻行割辮禮,換了白布孝服。伏地大哭,哀痛不止。諸皇子等跪勸,言說皇上年事已高,且身有疾,切不可哀痛過甚。求以社稷蒼生為念,請節哀暫回調養。

再三再四懇求,康熙卻仍然不聽。堅持去看了太後梓宮安設,親行祭奠。

又被近侍群臣等反復懇請,才回了蒼震門。自此後直到發引,康熙但覺身體好些就往寧壽宮拜謁大行皇後梓宮,痛哭不止。

從初七日起,宗室皇親文武大臣與八旗二品以上官員妻俱聚集舉哀。

按制,寧楚格作為曾孫女又是固倫公主位分,當一日三舉哀。待到皇太後發引之時,還應隨班行禮舉哀。

但太後生前自知不祥,特特留下懿旨。

言說自己一生篤信佛學,螻蟻尚不忍傷害,何況後輩子孫乎?固倫福襄公主素來孝順,頗得吾心。吾若撒手人寰,其必然哀痛無比。然重孫女孝順,烏庫媽媽亦慈。

斷不舍其數九寒冬之日,身懷六甲時,為吾過多傷毀。特命留於帝側,悉心陪伴照顧聖躬。

皇上無恙,才是社稷之福,是吾之所樂見……

起初寧楚格還愣,待到聽完懿旨後卻忍不住淚落如雨。便被眾人等再勸,也每日必往梓宮前致哀一次。然後再往蒼震門,‘奉命伺候今上’。

兩天下來,好孫女都像是失了水的嬌花,康熙哪兒還舍得她勞動半分?

只督促她好生用膳,按時休息,莫為一己哀思讓太後九泉不寧。十七日發引完,就攆她趕緊回公主府。寧楚格只拿太後懿旨說事兒,非要奉命照顧皇瑪法。

爺孫兩個誰都不肯妥協,無奈何間,康熙只能讓下頭的人把相關準備作得充分些,再充分些。

千萬莫冷著、委屈著公主跟她腹中胎兒。

從初七日一直到次年正月初二,寧楚格硬生生在蒼震門隨扈了近一個月。直到初三日,爺孫倆從東華門出朝陽門,謁大行皇太後梓宮前行了滿月祭禮,又回蒼震門住了一夜。

初四日,才回到宮中。此時,寧楚格已經快有六個月身孕。依仗著她身體素來康健,才只是清瘦了些。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康熙的龍體也恢復大半。只到底年事已高,又經歷大慟,精神面貌等瞧著不如以往。於是乎,五十七年甫一開印,就有人請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