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3頁)

檀雅摩挲下巴,道:“路途之中意外難料,還得再抄一套以作備用。”

蘇貴人點頭,“我幫你一起抄。”

“不過才四冊,抄寫倒是廢不了多少時間,我就怕有所遺漏。”

宣妃放下書,道:“你也說意外難料,怎可能事事全都提前預料到,這幾冊書已是盡可能囊括衣食住行,你們的心意,胤祜定然是明白的。”

她們能收集到的信息有限,能做到如此程度差不多便是極限,但檀雅和蘇貴人專注於抄寫時,忽然想到,誰也不知道胤祜他們會走到哪兒,興許還要跟他國人打交道,要是兩眼一抹黑,被蒙騙可怎麽辦。

於是檀雅便讓胤祜到皇宮的藏書之處取借閱幾步學習其他國語言的書籍,胤祜只以為額娘是突然對西學感興趣,二話不說便送過去。

等到胤祜他們出發前半月,檀雅讓人叫胤祜到安壽宮來,然後將她編的攻略書交到胤祜手裏。

胤祜翻完前四本書的目錄,再看到第五本外國語的簡單對話,他額娘全都用漢字標注發音,想必耗費不少精力,頓時感動地說不出話來。

檀雅其實頗有用漢字標注發音的經驗,但是這個時代的語言結構和她所學有差異,胤祜拿過來的書又寫得不甚清楚,她耗費的精力比先前的四冊都多。

默默做好事是不可能的,檀雅跟兒子邀了幾句功,便道:“聽聞二殿下少年時於西學頗有幾分造就,額娘這冊子恐怕也有錯處,你若有興趣,或可向二殿下請教。”

胤祜連連點頭,對那些書冊愛不釋手,牢牢抱在懷中。

雍正方才也大致掃了那書冊上所寫內容,縱是慣常認為女子只要安於後院便可,也不得不感嘆:“謹嬪確非尋常女子。”

胤祜因為他的話,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揚,鄭重地跟額娘們道謝。

她們坦然受了,然後檀雅略有幾分遺憾道:“我聽說咱們大清造出的手銃威力不小,你們出門在外,若是侍衛能配幾只手銃,想必安全更能保證。”

胤祜對火器還真不甚了解,只道:“兒子聽說,皇兄選的侍衛全都是精兵,額娘不必擔心我們在外的安危。”

檀雅點點頭,轉向蘇貴人,“蘇姐姐不是有話對胤祜說?”胤祜聞言,望過去。

蘇貴人道:“我祖籍揚州,你們若是在那兒落腳,幫我瞧瞧我父母親人如今如何,這是地址和我父親的名字。”遞給他一張紙。

胤祜接過來,仔細記下,然後才折好收起來。

而胤祜離開安壽宮,還未到阿哥所便被乾清宮的太監截住,到乾清宮後,手裏的書冊又被雍正暫借去一觀。

胤祜抱著剩下的一套書,離開乾清宮時,總覺得怪怪的,又有些發寒,“未曾想皇兄才登基不過一年,對皇宮的掌控便已恐怖如斯。”

雍正翻閱著書,聽他這般說,未回他,只暗自想道:這世間在他這唯一沒有秘密的人便是二十二,還是莫要告訴他真相了。

“皇上,您今日可還要去鹹安宮探望?”時辰到,蘇培盛過來提醒。

雍正瞥了眼桌上的奏折,攤丁入畝穩步實施;青海叛亂已平息,大軍即將凱旋;前朝後裔已遷至京城授職銜,掀不起風浪……

這小半年沒少借著探病找二哥商討政事,今日便讓他好好休養吧……

“今日便不去了。”雍正拿著書冊的手背在身後,移步寢殿,隨意地問,“弘歷的行囊收拾的如何了?”

蘇培盛覷了一眼皇上的背影,小心道:“回稟皇上,奴婢聽聞,皇後娘娘和熹妃娘娘都為四阿哥收拾了不少外出所用。”

雍正皺眉,“朕不是告訴皇後,輕車簡行嗎?”

蘇培盛知道皇上並不需要他再說其他話,只恭謹地隨在身後。

“你去傳朕口諭,讓皇後將弘歷的行囊照著胤祜的精簡下來,既為遊學,便不可過於舒適享樂,忘記根本。”

“是,皇上。”

“還有,提醒熹妃,朕既然全權交給皇後,她只要心意到了便可,不要多此一舉。”

蘇培盛訕笑應諾,卻不敢照著皇上的原話說,告退時心裏斟酌著如何委婉又清楚地轉達皇上的意思。

皇後烏拉那拉氏向來賢德,得了皇上的話,立即便著手精簡四阿哥的行囊,並未生出多少不愉。

反倒是熹妃鈕祜祿氏,即便蘇培盛已經委婉再委婉,依舊覺得顏面有失,心裏還有幾分委屈,著人送蘇培盛出去時,臉上都是強顏歡笑。

四阿哥弘歷和胤祜即將遠行之事,宮裏私下都在討論,前朝估計也得到了風聲,不過甚少人知道廢太子亦會同行,也不知他們將前往何處。

檀雅等人知道,卻從未對外說,卻不想安壽宮竟是迎來一位意外之客。

“劉庶妃?”

劉庶妃躬身行禮,慣常掛在臉上的無悲無喜添了幾分旁的神色,“嬪妾給謹嬪娘娘請安,貿然前來,還請娘娘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