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3/3頁)

檀雅叫她起來,問道:“你可是有事?”

劉庶妃跪下,直接道:“嬪妾偶然聽聞,您先前召許多宮侍問詢各地風情民俗,鬥膽猜測乃是為二十二殿下出行,有一事相求。”

檀雅本欲讓她起身,聞聽此言卻停住,並不想給胤祜招什麽麻煩,淡淡地問:“你既已猜到,我不妨直接告訴你,他們此行乃為遊學,旁的事是不摻和的。”

劉庶妃磕了個頭,從繡中掏出一個信封和一枚古樸的戒指,道:“嬪妾不敢平白勞煩二十二殿下,是以想以此物作為謝禮,只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檀雅瞧了瞧那戒指,除戒面上刻著“徽州劉氏”,並無特別之處,“且先說來聽聽。”

劉庶妃眼神有一瞬間的痛楚,仿佛從一個木頭人變成活人,緩緩道:“嬪妾出自徽州鹽商劉氏,父輩在揚州行商,嬪妾便也長在揚州,原有一個青梅竹馬……”

檀雅暫緩看信封的動作,感興趣地坐起來。

劉庶妃露出一抹甜蜜的笑,隨後又歸於落寞,“他是我娘閨中密友之子,家道中落卻極有才華,我與他彼此傾心,原本我求了我爹娘想要嫁給他,只是家中得罪了人,生意屢屢遭受挫折,若無解救之法便會敗落,恰巧先帝南巡……”

她說到這裏停下,檀雅瞧著面前的女子,卻猜到了後面發生的事兒,劉庶妃被送到先帝跟前,得新帝寵愛帶回宮中,那麽劉家得罪之人礙於劉家出了一個宮妃,自然不敢再針對,問題迎刃而解。

但同時,一雙有情人便會走向末路。

“嬪妾只想知道,那人過得好不好,再無他求。”

“只這一事?那人是在揚州?”檀雅詢問,心想:若只這一件事兒,倒是不難。

“是。”劉庶妃道,“當初我父母求我侍奉先帝時,允諾家中所得五成皆歸我,信封中便是契書。”

檀雅打開信封,裏面果真有一張微微泛黃的契書。

“我家中未經事端之前,便是揚州數得上名號的大鹽商,如今若未敗落,許是有百萬家財……”

“多少?!”檀雅倏地坐直,捏著那契書的手微微顫抖,“百萬?”

劉庶妃點頭。

若得五成,那就是五十萬兩……檀雅咽了口口水,平復下心情,輕咳一聲,道:“此事雖不算難,我需得考慮一二,也得問一問,你為何來找我?”

有這麽多錢做謝禮,她想找誰不成?

劉庶妃晃了下神,隨後道:“先前擔心給家中惹下禍端,畢竟商戶便是有錢也地位微末,是以一直不敢動念,如今聽得二十二殿下之事,便動了念,找娘娘您,是因為鹹福宮幾位娘娘在宮中的名聲,娘娘們和旁人不一樣。”

檀雅拿著那一下子重若千金的薄紙和戒指,斟酌片刻道:“東西你先拿回去,我需得問問二十二。”

劉庶妃搖頭,“嬪妾既是來找娘娘,自是信得過娘娘的。”

雖是被驚到了,檀雅也不至於昧了她的東西,便頷首道:“那便暫且放在我這兒,待我有了決定再說。你要尋的人叫什麽?”

“他名為葉海棠,乃是揚州本地人,康熙四十年考中秀才。”

檀雅心道怪不得,記下後,便讓她先回去,待人一走,連忙命人去叫胤祜過來。

等待的功夫,檀雅將那倆信物端端正正地擺在桌子上,一會兒忍不住瞄一眼。

不到半個時辰,胤祜匆匆趕來,一見到她便焦急地問:“額娘,可是出了什麽事?”

“不是出事。”檀雅將來龍去脈說給他,然後道,“別怪額娘沒出息,實在是錢太多。”

胤祜亦是震驚,訥訥道:“額娘是想如何?”

雍正原本因為那劉庶妃身為先帝妃嬪,卻惦記另一個男人而生怒,聽到後續,即便坐擁四海,亦是不得不承認,如若是他,對這樣一筆錢很難不心動。

檀雅當然心動,可她不至於喪失理智,抿抿唇道:“我是想著,白來的錢不要白不要,但這錢數目巨大,且又牽扯鹽商,咱們吃不下不說,護衛皆是皇上的人,不若你直接跟皇上說明,我也跟劉庶妃陳清這裏頭的牽扯,如何?”

胤祜點頭,“兒子明白,稍後我便去求見皇兄。”

“你真的明白了?”

胤祜不解,“稟報皇兄,還有何不明白的?”

檀雅戳了戳他的額頭,“我前頭那句話你怎地忘了,不要白不要,你就是稟報,好歹求皇上分你一點兒,可別傻愣愣地什麽都不說。”

“向皇兄開口要?這不好吧?”

“有何不好?”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你只管做,不是什麽大問題。”

雍正對胤祜道:“照你額娘說的,你皇兄不會生氣。”

胤祜:“……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