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姐妹三人這邊說著話,兩家的乳母帶著寧寧和瀾亭過來,一大一小兩個孩兒牽著各自母親的裙角,好奇又清澈的眼睛打量著甜釀。

“快叫姨姨。”

“姨姨好。”

甜釀是見過寧寧的,只是沒料想繈褓中的孩子已經出落成垂髫女童,瀾亭生得像方玉,小小年紀格外的穩重。

施少連也偕著方玉和況學從前院過來,都是相熟的故人,見面免不了一番欷歔,小花園裏設了酒席,眾人聽施家的下人喚甜釀為夫人,眸光都有些閃爍,說起來甜釀和施少連的關系一向含糊,從頭到尾都未挑明過,眾人都是從旁的跡象去揣摩,可眼下在這宅子裏,兩人顯然是同吃同眠,如夫妻一般度日。

施少連轉向雲綺,溫聲道:“你二姐姐來江都之前,有個小名叫九兒,以前的舊稱謂都改了吧,喚她九兒或九娘子就好。”

甜釀低頭垂眼。

雲綺抿了抿唇,也應了聲好:“九兒姐姐。”

方玉和況學聽罷,也鄭重起身,朝著甜釀拜了一拜:“九娘子。”

甜釀這個名字,注定要留在過去。

彼此知根知底,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當說,眾人都極有分寸,絕口不提甜釀離家的這幾年,光撿些金陵的風土人情、衣食住行來說,苗兒即將臨產,久坐不住,和甜釀雲綺一齊回了屋內說話,只留男人們在外頭,兩個孩子唧唧咋咋在花園水池旁拋花賞魚。

屋裏只余下姐妹幾人,局促感才消除不少,雲綺和苗兒都有許多許多話想問甜釀,但又不知如何開口,猶豫半晌才問:“九兒姐姐這幾年在外生活可還好麽?”

“甚好。”她含笑道,“在錢塘做了點小營生養家糊口,日子也還算不錯。”

甜釀略講了講她在錢塘的生活,略過了曲池一段事,雲綺和苗兒都隱約聽說她在錢塘嫁過人,後來又被休回了施家,雲綺心裏繞來繞去,問道:“去年冬裏就聽得姐姐回來了,可惜始終不得見,不知道姐姐住在哪兒,我心裏一直著急。”

甜釀捧著茶盞:“挺好的……其實這是我的不是,我跟著他住在天香閣裏,那地方也不太方便見客……”

苗兒和雲綺相視一眼,俱是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接話。

最後還是甜釀開口問:“不知芳兒妹妹去了哪兒?如今還能見得到麽?”

芳兒如今已不在金陵城內,施少連把她送人不過幾日,便跟著那劉大人去了滁州。

這事甜釀聽寶月提過,只是寶月說的含糊,說是別家的喜轎把芳兒娶走,如今從苗兒嘴裏聽到,淡聲道:“可惜不得一見。”

苗兒夾在甜釀和芳兒之間,也是為難,勉強笑道:“她走的時候,我們也派人去送過,臉色看著倒好,希望她在那邊日子過得好些。”

姐妹三人望著庭中花樹,禁不住再次欷歔,各人因緣際會,不知是陰錯陽差還是命中注定,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苦。

況學、方玉和施少連聊的是朝中事,新進士在六部知事後,總要外放歷練,況學和方玉也在等部裏的任派,外出做個縣官,或是留在金陵,幾十年的官場之路,就從眼下開始。

張圓已經到了金陵,和況學和方玉都有了接觸,他們三人兩榜同年,同朝為官自然有些交情,只是張圓和施少連之間有齟齬,所以鮮少在施少連面前提過張圓,這日況學順口在施少連面前提了聲。

施少連當然早知道張圓回來,卻也從未把張圓放在眼裏過。

晌午過後,況學和方玉都扶著妻兒回去,苗兒走前,又從轎子裏探出來,牽著甜釀的手:“妹妹若有空,務必去我那兒坐坐,我們再敘敘舊。”

甜釀點點頭,雲綺磨磨蹭蹭,最後也來告別,湊近甜釀的耳朵問:“二姐姐願意和大哥哥在一起麽?”

甜釀思索良久,到底沒有回她。

婢女們在收拾殘席,兩人站在門門首目送轎子離去,日頭曬得綿軟,到處明晃晃一片,施少連攜手帶她回屋,他喝了一點酒,眼尾微紅,攏著甜釀:“累不累,回屋歇會。”

離了施家,況學和苗兒帶著寧寧歸家,夫妻兩人滿臉感慨,說的是甜釀和芳兒。

“一個是我親妹妹,一個是好姐妹,我夾在中間,不知有多為難,早知如此,當初死活也要攔著她嫁給施大哥。”苗兒蹙眉,“看如今這情形,他們兩人要成,芳兒這事在甜釀心中,始終是個梗。”

“事已至此,再後悔有什麽法子。”況學勸她,“各人自有各人福,慢慢看吧,你我兩人也奈何不得。”

回了況家,轎子進了家門,苗兒受累撐不住,帶著寧寧先回了屋內歇息,況學安頓好母女兩人,出來見況夫人和巧兒都在偏堂裏坐,巧兒為難捏著封書信,面色尷尬,況夫人滿臉嚴肅,臉色陰沉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