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同上京城(第5/8頁)

便是李釗也得承認,秦鳳儀在安排宴席啊、遊玩啊這上頭頗有一套,甭看他學問不精,但這江南一帶有什麽美食美景,問他一準沒錯。縱你不問,他也會悄悄地幫你安排了。不過,在李鏡的生辰時,這倆人鬧了一回別扭。

這事要從李鏡的生辰說起,今年是李鏡的及笄之年,秦鳳儀早憋著心氣給李鏡準備了及笄禮。李釗自然也不會忘了妹妹的生辰禮。要知道,及笄之年,最重要的一樣禮物就是簪子,女子簪笄以示成年。於是,這二人的及笄禮,雖略有不同,但在種類上是一樣的,都是長簪。

秦鳳儀一向暴發,準備的便是赤金鳳鳥嵌寶長簪,華麗非常。而李釗準備的是沉香木雕琢而成的長簪,而且為了妹妹十五歲的生辰禮,這簪子是李釗自己雕的,可見其用心。

秦鳳儀想著,自己是不會打金首飾,要是自己會打,肯定親自為阿鏡妹妹打一支長簪的。不過,他的簪,阿鏡妹妹一定要戴的。

懷有同樣想法的就是李鏡一母同胞的兄長李釗了。李釗自然是想妹妹生辰的正日子戴自己送的簪子。

就為這事,侍女都替李鏡發愁。李鏡道:“愁什麽,都戴。”然後,李鏡把兩支簪子都插頭上了。沉香簪在上,赤金簪在下。好在,簪子這類飾物小巧,並不占地方,李鏡又會收拾打扮,瞧著也挺不錯。

只是,秦鳳儀這小心眼兒的,他見李鏡出來,便湊過去,笑道:“妹妹這簪子,有些偏了。”然後,打著過去幫人家正簪的名號,硬把倆簪子換了位置。李釗瞧著秦鳳儀強忍嘚瑟的嘴臉,氣得恨不能給他兩腳。

秦鳳儀可不管這個,他就在李鏡身邊獻殷勤,完全無視大舅兄!

李釗則是個顧全大局的性子,自我安慰,妹妹的大好日子,我跟這麽個二百五較什麽勁啊!

待過了李鏡的生辰禮,大船繼續北上,不過半月便到了京郊碼頭。此際,望著碼頭上一眼望不到頭的船只,秦鳳儀當真開了眼界,贊道:“果然比我們揚州城的碼頭大得多。”

他這話,當真叫人好笑。

當下便有聽到的人要說土包子了,結果,轉頭看到秦鳳儀一身藕荷紗袍,頭戴金冠,腳踩皂靴,此時剛上岸,河風拂過一角紗袍,秦鳳儀微微側首與李鏡說著話,俊美出塵的小半張臉帶著特有的細致與耐心。莫要說旁的人,便是景川侯府來接大公子大姑娘的管事婆子們,一向自詡京城侯府家仆,眼界開闊非常人能比,更與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土老帽不同。但此刻見到秦鳳儀之風姿相貌,亦皆是清一色地看呆了去。

這一起子沒出息的!

陳忠陳管事暗啐這些人沒見識,竟看一鹽商子弟看傻了。他此時特想揭露秦鳳儀的身份,這就是那膽大妄為,意圖以癩蛤蟆之身來吃咱家大姑娘這塊天鵝肉的膽大包天的小子啊!但因脖子尚歪,不敢輕動,而且,只要脖子一疼,陳管事便記起當初在揚州街頭被群毆之事來,教訓太過慘烈,此時記性尚在,只得憋悶閉嘴。

秦鳳儀初一亮相,便是有幾個存心想給“某不知天高地厚的猖獗鹽商子弟”一個下馬威的下人,此刻也都沒了那等淺陋心思。一則是,秦鳳儀這相貌,哪似人間所有,誰又敢輕去唐突了如此仙人。二則是,秦鳳儀除了侍女、小廝、婆子外,還帶了二十個身強體壯的大漢侍衛。三則是,陳忠陳管事除了臉上的傷,現下走路帶一瘸一拐地不利落,縱不知陳管事這一臉一身的傷自哪裏來,這些個下人,都眼明心靈,只看秦鳳儀的相貌排場,就知這不是個好惹的。當下禮數周全地請了大姑娘上車,大公子上馬,至於秦公子,好吧,他們沒準備接秦公子的車馬,但秦公子是自己帶了馬來的,他家裏租的是大船,照夜玉獅子跟著一道上了船。至於女眷,碼頭多的是車馬,租用幾輛上好的,給丫鬟、婆子坐,余者小廝、侍衛步行便是。

秦鳳儀路上早想好了,他準備先安頓在淮商會館,再尋個妥當地界兒住下,然後,再去拜會老丈人。

秦鳳儀命女眷們由一半侍衛護送,先去會館安置,自己則帶著小廝和另一半的侍衛一路送了李家兄妹回家。與李家同行還有個好處,進城不必排隊,李家自有腰牌,因是侯府,走的是貴胄官員專用的永寧門。

一路進了永寧門,便是京城的正街,平安大街,秦鳳儀眼都看直了,揚州城最寬的路不過六車並行,可在京城,這平安大街上,寬至八車並行,更不必提這街上車馬擁簇,行人不絕,街兩旁更有店鋪無數,較揚州之繁華更勝三分不說,難得的是這一份高樓寬街的天子氣派,別處再沒有的。

秦鳳儀一路走一路看,頗覺京城風情不俗,殊不知,看景致的他,亦成了路人眼中驚艷的一道風景。秦鳳儀一路行來,看呆了多少路人,看失了多少神魂,他自己不曉得,但神仙公子的名氣,卻是不脛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