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信與奏章(第6/14頁)

阿金看向秦鳳儀,秦鳳儀道:“南夷是我的封地,以後我的子子孫孫都是這片土地的王。我初到南夷,看到這裏十分窮困,較京城相距甚遠,說實在的,我心裏很難過。當時我就發下宏願,必將南夷建設成天下一等一的富庶之地,讓我的百姓過好日子,能吃飽飯,穿暖衣,養育兒女,和平而富足。這是我的理想。”

阿金點頭,很認同秦鳳儀的話,道:“我也希望族人過好日子。”

秦鳳儀一笑,眼睛帶著微微的光亮。他人生得好,南夷的風季即將過去,此時陽光正好,夏末的陽光落在那張絕世面容上,竟令人有一種淡淡的聖潔之感。秦鳳儀道:“什麽是好日子?現在你們把山貨搬到城裏來賣,再采買山下的貨物搬回山裏,我相信,生活比以往肯定要好。但是,與山下的百姓比如何?”

“你是讀過書的人,你可想過,為什麽大多數人會住到山下嗎?山上有山珍,有野味兒,但山上潮濕,土地貧瘠,不宜耕種,相比而言,還是山下更適合居住。”秦鳳儀道,“而你們,要學的東西還很多,不只是桑蠶。阿金,如果南夷還是過去那個窮困窘迫的南夷,我不會勸你下山,今日我有此提議,也有我的私心,現在的南夷日新月異,你們在山上,縱學會桑蠶繅絲,也只會越落越遠。這不是空話,阿金,你作為少族長,應該多考慮這些。”

秦鳳儀提點了一回阿金,接著,新城的建設就要開始了。章顏把新城分成了幾十塊進行招標,這幾十塊又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官府建設,包括王府、公主府、府衙,以及官員住宅,還有就是軍營、城墻;第二部分便是民宅、坊市這些。

民宅、坊市這裏的生意,各個銀號都有意,土地都是秦鳳儀的,秦鳳儀占比三成,其他的,銀號出銀子,以後房屋售賣,銀號占比七成。

秦鳳儀要求他們必須準備四成現錢,兩成是付給招標的商賈的,兩成放到巡撫府,是他們銀號給衙門的押金,一旦他們反悔,這些現銀不退,工程自有衙門接手。之後,包括給商賈們的結算方式,秦鳳儀也做了具體的規定,諸如民宅、坊市,可按比結算,中標的商賈先取兩成預付款,工程完成一半兒,驗收後,便可先行結算一半的工程款,待全部完工,再結另一半的銀錢。

還有諸多細節、規則是趙長史與章巡撫加上秦老爺、羅朋、秦鳳儀,五人一起合計的,種種復雜,光這些條款就寫了半尺厚,既有約束衙門的條款,也有約束銀號的條款,還有諸如雙方一旦出現問題後果如何賠償。

總之,諸銀號的老東家們研究衙門擬出的種種條款,便研究了半個月之久。

在這期間,李釗、馮將軍一行帶著長長的馬隊回了南夷城,有數車茶葉,還有諸多瓷器。東西秦鳳儀讓羅朋去接收,細問李釗東邊兒敬州、義安的情況。李釗道:“敬州、義安都有窯口,窯都開著呢。他們那邊的瓷器,多走泉州港,我們一去馮將軍就叫人認了出來。義安知府是個老油條,聽說他在義安都八年了還不挪坑,在義安發了財。敬州知府年頭兒短些,跟我說是州裏太窮了,弄些銀子補貼一下州府開銷。我在他們那裏住了些日子,他們對你頗多孝敬,都讓我帶來了。”說著,李釗送上兩個頗為厚實的信封,還有兩封請安的奏本。

秦鳳儀接過奏本看了,笑笑沒說什麽,再看銀票,一家五萬兩,倒似商量好的一般。秦鳳儀笑罵:“好個狗東西,五萬銀子就想堵我的嘴,他們倒是想的好買賣。”

李釗道:“路上我們也發現了幾處適合開窯的地界兒,都畫了地形圖,地契也買下來了。南夷的地,當真不貴。”

“是現在不貴。”秦鳳儀道,“大舅兄你挑一個去。”李釗擺擺手,道:“罷了罷了。”

秦鳳儀道:“客氣什麽,你不挑,明兒我替你挑一個。阿悅也從江寧回來了,今兒咱們一道吃酒。”

秦鳳儀今天置酒給大舅兄接風且不提。銀號各家都在看官府擬出的條陳,別看當時說的山好水好,真正出銀子的時候,尤其秦鳳儀要求他們將兩成銀錢放到巡撫衙門做押金的事,幾家銀號因是做的銀子生意,最是注意銀錢流水的,兩成可不是小數目,這麽擱巡撫衙門……

幾家正在商量,就聽說番縣碼頭又熱鬧起來。

秦鳳儀流水的銀子、洋貨、香料、寶石運回巡撫府,幾家銀號當下也不踟躕了。親王殿下走私這事兒,簡直是除了風季一年無間斷地幹。

深海碼頭的確沒有建起來,但用小船一船一船運過去,只要有利可圖,那些海外商賈,也樂得做南夷這裏的生意。無他,南夷這裏比泉州港要近得多。而且現在完全是秦鳳儀一人的獨家生意,親王殿下的親衛軍現在駐紮在番縣港口,旁家誰敢從親王殿下的嘴裏搶肉吃,他不咬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