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戰事告捷(第5/11頁)

秦鳳儀不願意回京,拖拉道:“待奪回桂州再回京城也不遲。”“奪回桂州是奪回桂州的事,一碼歸一碼。”李釗道,“這就收拾收拾,殿下回鳳凰城吧。”

秦鳳儀實不情願,傅浩聽說此事,亦來勸他。連孔寧這樣剛剛搞清楚親王殿下身世的家夥都來插一腳,這會兒他也不替自己的王求情了。孔寧在山蠻這邊兒混得久了,說話已全無聖人後代的斯文氣,道:“只見人避禍,沒見人避功的。有粉不抹在臉上,這不傻嘛。”

連馮將軍等人聽聞,亦是勸秦鳳儀親自回京獻俘。親王殿下親自獻俘與兵部侍郎代為獻俘,這能一樣嗎?軍功就不一樣!大家都這樣說,尤其傅浩還道:“將士的血不能白流,殿下回京後,必要細陳咱們戰事艱難。該給補的兵甲器械,可不能少啊。待恢復元氣,咱們還得征桂州哪。還有,將士們的封賞、戰亡將士的撫恤,也得及時發放啊。信州一地貧窘,殿下與朝廷說說,剛經大戰,還是免一年糧稅,允信州百姓休養生息為好。”

叫傅浩啰唆得秦鳳儀都覺著,是得親自走一趟京城了。

去京城前,得先回鳳凰城,秦鳳儀將信州政務托付給傅浩,留下蒼家兄弟給傅長史打下手。至於兵務則交給馮將軍,嚴姑娘、阿金二人給馮將軍做個副手,余者兵馬,隨秦鳳儀回城。蠻王庫裏的金銀,秦鳳儀並未帶走,讓傅浩看著花便是。當然,秦鳳儀也不是一點兒沒帶,他挑了些順眼的,帶回家給妻兒,這次竟然錯過了他家大陽的生辰,秦鳳儀挑了十顆金蛋,打算回去送給肥兒子為生辰禮。

秦鳳儀發現,人真的不能將話說得太死。

當初,秦鳳儀出京就藩,心裏咬牙切齒地想,再不回京城那惡心地方了。結果這才三年,他就要回去了。

倒不是秦鳳儀把生母的事放下了,他亦清楚自己處境不妙,要是他自己,那是再不能回京城的,他此生根本不願意再見到景安帝。只是縱不是會為自己低頭的人,如今就藩南夷,他主政一方,也頗有成績,現在除了他,還有大陽,還有大美,有了兒女,顧忌的事情就多了,便是秦鳳儀也明白,要想給兒女謀個安全的未來,最安全最穩固的法子並非稱霸南夷,而是得到北面兒那張椅子。

不論是搶,是奪,他都要得到。

秦鳳儀一向不是個矯情性子,想明白這一點,他也沒什麽慚愧之意。做爹的人,能叫兒女以後戰戰兢兢地看人臉色過活嗎?秦鳳儀一向是為父則強,他回鳳凰城前還是叫著傅浩、馮將軍、嚴大姐、阿金把信州城的事安排了一回,道:“信州落入咱們的手裏,桂州的山蠻沒有不來探聽消息的,就是現在城中的山蠻,沒準兒也有漏網之魚,你們都留些心。把信州守住了,守好了,待我回來,咱們再商量收復桂州之事。”

另則他私下把織金鳳凰紗的事告訴了傅浩,令傅浩留意孔寧,之後,秦鳳儀便帶著大舅兄、張羿、阿花族長等人回鳳凰城了。

回程的路上無甚排場,大陽提早就坐著花車帶著城中官員出城迎接他爹啦。秦鳳儀見肥兒子板直著小身子坐在香氣噴鼻的花車上,心下大樂,過去就把兒子抱了起來。章顏、趙長史帶著諸官員上前行禮,賀殿下大勝歸來。秦鳳儀笑道:“不必多禮,咱們回府說話。”進城前,王駕大開,氣派十足地進城,城中人已是聽聞親王殿下大勝山蠻收復信州之事,不少商賈百姓都出來沿街歡迎大勝歸來的親王殿下與將士。秦鳳儀坐著自己的照夜玉獅子,同街兩旁的百姓揮手致意,百姓們越發歡騰,無數的絹花與鮮花投向親王殿下。兵部侍郎跟在秦鳳儀身旁,也很榮幸地被花海籠罩起來,雖然面部依舊嚴肅,心下卻很是受用,想著南夷雖是個小地方,但稱得上民風淳樸。

直待秦鳳儀回到王府,街面兒上依舊流傳著親王殿下威武大勝的各種事跡。

秦鳳儀回府後,抱著兒子到議事廳先與諸臣說話。秦鳳儀打了大的勝仗歸來,大家俱是歡喜,照例先恭賀了殿下一回。秦鳳儀道:“信州並不難打,難的在後頭,得守住了,守好了,信州的百姓臣服朝廷的教誨,這才是不枉收復信州之功。”

他先聽章顏、趙長史等人匯報了近一個月的工作,除了兵部侍郎過來之外,便是各地組織人手學習紡織之事,余者,並無要事。

秦鳳儀表揚了章、趙、阿泉族長等人一月來的守城之功,說了說信州之戰,便打發大家下去歇著了。

秦鳳儀扛著兒子一路小跑到內宅,大陽樂得小臉兒紅撲撲的,李鏡與秦太太、秦老爺迎出來,見父子倆這般,俱是臉上帶了笑。秦鳳儀見著媳婦兒,見著他爹娘,心下十分歡喜。李鏡一向性情內斂,秦太太卻是有啥說啥,見著兒子,高興得不行,道:“你打勝仗的事,我們都知道啦。我兒真是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