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3/7頁)

也有一些平時工作態度就不怎麽積極的工人,稍微心裏有點打鼓:“這要是到時候被解雇了怎麽辦?”

旁人就撇他一眼:“你在國企待著,倒是不能解雇你,但是還不是說下崗就下崗?”

“……你說的也是。”

這場宣講會總的來說是非常成功的。出了小禮堂的門之後,王主任就感激的握住了宋錦的手。

“宋總,這次還真得謝謝你,替我們解決了一樁心事。”

國華制衣廠在經過這次之後應該不會再去圍著國資委了,雖然只是一家廠,但也算是卸去了他們一部分的負擔。

“您說得客氣了,”宋錦道,“我們也的確是有工人這方面的需求。對大家來說都是有利的。”

“王主任,我覺得工人們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他們也能理解國家的難處。他們要求的其實不多,只要能給他們把去處給安排好,甚至只是給個方向,他們應該都能夠理解。岐山縣那邊現在產業帶發展的就不錯,其實可以加以引導一下。”

王主任就感慨:“的確是這樣,所以現在我們就在加大開發區那邊的招商引資力度。只有企業多了,工作機會才會更多。唉,如果每一個企業家都能像宋總一樣慷慨投資,那就好嘍!”

宋錦汗顏:“我也只是想為家鄉做點事情。”

雖然開新廠屬於公司策略,但其實她完全可以開在南邊更沿海的城市開發區裏,選擇柳市的確是存了一部分回饋家鄉的心思。只不過她覺得這也是應該的,她在柳市的水土孕育下長大,沒有柳市就沒有今天的自己。如今只是做了這麽一件事情,並不值得一提。

……

決定下來之後,接下來要選址、建廠,一系列重要的事情,都交給嚴如玉和專業的團隊來處理就行。宋錦過一兩天便打算回鵬城。

陸冬林要在柳市處理房子的事情,而且她許久未回,還想在這邊多住一段時間。李磊和宋錦一起回去,去錦泠上班。

回鵬城之前,宋錦和嚴如玉一起回了一趟桂花塘村。嚴如玉的爸媽想請她吃頓飯,而且宋錦也得過去看看她家那房子有沒有出什麽問題,再找人給打掃一下,她爸媽和泠泠暑假的時候還得回來住一段時間呢。

嚴如玉直接在公司找了幾個清潔阿姨過去打掃。這算是工作職責範圍之外的事情,因此給她們一人封了一個紅包,阿姨們高興得不得了。

“現在這邊可以說是整個市裏面最富的農村了。”嚴如玉笑道。

有活潑的清潔阿姨在後座插話說:“可不是?我認識好多其他地方的人,都想嫁到這邊來。”

另一位阿姨也點頭:“現在是這邊的姑娘不想嫁出去,外邊的姑娘想嫁進來。”

宋錦忍俊不禁:“這裏男孩子們行情都這麽好了?”

“有錢呀!”阿姨理所當然的說,“這附近的幾個村,好多人都開了小工廠,幾乎隔幾家就有一戶是自己做小生意的,就算是老頭老太太也能在家接活幹,額外收入可不少。”

這小生意,大多數都是做配飾和發飾。

“咱柳市出去打工的大多數都是其他地方的,岐山縣的少!物離鄉貴,人離鄉賤。能在家賺了一口吃的,誰千裏迢迢的跑到外面去打工呀?宋總,您說是不是?”

千裏迢迢跑到外面去的宋總,含笑點了點頭:“是。”

對大多數人來說,的確是這個理兒。

往車窗外望過去,原本常見的土坯房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大多數都推倒新建成了紅磚房。還有不少在建的工地,道路也比以前要寬敞了許多。

原本宋錦家裏新建的樓房在村裏面是很紮眼的,但是現在被旁邊建起來的新房子一襯,就顯得寒酸了不少。這畢竟是她們姐弟倆還沒有發跡的時候,宋永豐自己拿出積蓄來建的,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遠稱不上是豪華。不過宋錦也沒打算要重建,她們一家人回來得少,這樣就可以了。

宋家打開大門做清潔,阿姨們風風火火的搞衛生,立刻就驚動了村裏面其他的人,紛紛的趕了過來。

“哎喲,小錦回來啦?”

“你爸媽在那邊還好吧?”

宋錦熱情的和長輩們老鄉們打個招呼,互相的問候了一下近況。

“我們挺好的。”他們咧開嘴,笑得眼睛都看不見,“現在在家都能賺到錢,這麽好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桂花塘村有接近1/3的人現在都經營著自己的手工小作坊。

有村民見她們在搞衛生,二話不說的就從家裏面拿來了水桶和抹布,也加入到了幹活的行列之中。

“哎呀,嬸嬸,怎麽還能麻煩你們?”

“這麽見外幹嘛??你就應該提前和我們說一聲,我們大家夥兒就會給你搞得幹幹凈凈的,這樣你回來後歇著就行了。不就能更舒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