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潤物細無聲(第2/3頁)

楚辭看見他時,卻十分驚訝,因為眼前這人,他分明是見過的!那會兒他還只是一個舉子,曾於文興坊的水潭附近見過這位老者和一個小少年,因為那二人舉止不凡,所以楚辭一直印象深刻,卻不想,這位竟是溫太傅。

因為心裏驚訝,所以楚辭在旁邊的人推了他一下後,才跟著眾人一起行禮。由於他比別人慢了許多,大家在溫太傅叫起後,齊齊將視線轉移到了楚辭身上,不知他為何如此失態。

“小友,怎麽了?不認識老夫了?”無獨有偶,溫太傅也對當日那個手持書卷,悠然以讀書自樂的小書生印象深刻。只不過,他早知楚辭身份,所以不像他這麽驚訝。

“下官竟不知,太傅您和楚司業竟是老相識?”楊提學有些驚訝,他在大殿之上,明明聽這楚辭說,不認識溫太傅的。難不成是為了避嫌?

“楊大人,老夫於今年三月初時,曾與這位楚小友相處過幾日,也算是老相識了吧。”溫太傅替他解惑。

“不敢當太傅大人以小友相稱,當日於小潭邊初見,下官不識大人身份,有所冒犯之處,還望大人海量汪涵,饒恕則個。”楚辭行完禮之後又鞠了一躬。

“哈哈,楚小友可是怪罪老夫當時沒有說清楚身份?”溫太傅爽朗一笑。

“下官並無此意,若是早知道大人身份,只怕下官會因自慚形穢而不敢和大人說話,正如此時一般,太傅您教化萬民,光芒猶如驕陽初升,下官螢火之輝,崇敬向往都來不及,怎敢說怪罪二字?”楚辭說道。他確實也不會怪別人隱藏身份。溫太傅乃三公之一,位高權重,要是見人就表明身份,難不成是嫌自己活的太安穩了?

“沒有就好啊,當時老夫因接到居野山人急件,這才連聲招呼都沒打,便匆匆離去了。不過,正所謂有緣再見,這不,今日老夫便又見到你了。”溫太傅坐在上首,端起新送上來的茶盞,微微抿了一口,嘆道:“好茶呀!”

他神色中的喜愛不似作偽,楚辭覺得,也許這京城之中所以流行六安瓜片,源頭正在此處。

“今日老夫讓楊大人將眾位請來,就是想說一說這季考一事。今年的題目乃是老夫所命,聖上欽點,老夫觀卷數日,雖也發現了幾篇寫的不錯的文章,但大部分學子,都言之無物,老夫心裏甚為憂慮啊。”

在坐的山長都低頭不語,學子們文章寫得不好,自然就是說他們管教無方了。

溫太傅看看眾人反應,微微笑道:“各位也不必如此,須知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夫斷不會因為此事怪罪爾等。”

“吾等慚愧啊。”

“好了,言歸正傳。此次季考評定已出,先說國子監吧,因季考之時,還是有內外院之分的,老夫便還是按內外二院來說。首先是內院,共九十六名學子,其中評優者三十二人,評中者六十四人,總評為中上。相較上一季來說,略有退步。外院,共二百六十六人,其中評優者四十三人,評中者一百一十三人,評差者一百一十人,總評為中。相較上一季來說,進步很大呀,這都是楚司業的功勞。”

“多謝太傅誇獎,外院能取得如此成績,外院所有夫子功不可沒,當然也離不開學子們自身的努力,和下官關系倒不是很大。”楚辭站起來謙虛地說道。

“老夫剛剛從皇上那裏過來,聽說楚司業當日上朝自辯時,運用推敲的手段,將老夫的想法猜得一清二楚,這才能對症下藥,怎可說與你關系不大呢?”溫太傅看著楚辭,眼裏滿是揶揄。

楚辭很不好意思:“還請溫太傅原諒下官妄自揣測,這乃是下下之舉,學問一途,還是要穩紮穩打才行。”

溫太傅一愣,然後笑了:“難得你能想得如此明白。是啊,學問之事不可一蹴而就,若是因為一時僥幸,從而偏離正軌,就本末倒置了。”

“下官謹遵教誨,必定好好教育國子監的學子們要勤學刻苦,不可心存僥幸。”

“是極,你坐下吧。老夫再說說府學……”

溫太傅將京城參加季考的幾所書院的成績一一列舉出來,然後和上一季的進行對比,其中功過自明,他也就沒多說什麽了。

這次退步最大的是祁門書院,那祁山長一直心有戚戚焉,生怕上一季發生在劉司業身上的事情又發生在他身上。沒想到今年溫太傅親自過來了,他反而一句責罰也無,倒讓他心裏感激不盡了。

說完了季考一事後,溫太傅又把他當日在閩地的見聞又重新說了一遍,比楚辭當日從溫然口中聽到的要更加詳盡一些。原來這閩地不止兩個村子差距比較大,而是所有靠海的村子都似那個富裕村子一般,根本無心向學。有時候,走上四五個村子,都看不到一間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