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兵部(第2/3頁)

二來,上次的事,皆因武媚身邊賀蘭敏之與郭行真而起。

以武媚娘的聰明,又怎會不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

蘇大為在用這樣的方式,在告訴媚娘阿姊,他不高興。

武媚娘清楚他的性格,他並不喜歡招惹是非。

特別是別人強加給他的。

這次他忍了,可下一次呢?

若賀蘭敏之和郭行真,還有李義府,還想把他拖進漩渦裏,那麽,他將不會再忍耐。

實際上,方才李義府開口讓蘇大為同裴廉一起審理高陽公主的案子。

蘇大為的心裏,已經動了一抹殺機。

他並非太平之臣,現在的軍功都是一刀一槍換來的。

李義府用的那些手段,他又不是瞎子。

不管是替李治在打壓,還是出於別的理由。

三番兩次來招惹,這已經觸到了蘇大為的逆鱗。

要想遠離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制造麻煩的人給解決掉。

騎在戰馬上,蘇大為的眼中光芒閃動。

心裏想到了許多。

方才王福來說的話也很有意思,轉述武媚娘的話,讓蘇大為不要忘記自己的處境。

自己是什麽樣的處境?

因為身上鉻著武媚娘一黨的鉻印,所以被李治深深的忌憚與提防?

還是說逆水行舟,自己會有新的危險?

總之,最近的一切,都是些危險的信號。

蘇大為久在軍中,對危機之事,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直覺。

心中,隱隱有一種感覺在提醒他。

危險,正在向自己逼近。

若還像之前一樣,只怕會被巨浪傾覆。

……

大明宮地處長安城北郭城外,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濱,南接長安城北郭,西接宮城的東北隅。

一條象征龍脈的山原自長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橫亙六十裏,到了這裏,恰為“龍首”,因地勢高亢,人稱龍首原。

龍首原本為隋大興城北的三九臨射之地,內有觀德殿,是舉行射禮的地方,唐因襲這一功用。

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門南門,門前是寬達一百七十六米的丹鳳門大街,丹鳳門以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萊殿、含涼殿、玄武殿等組成的南北中軸線,宮內的其他建築,也大都沿著這條軸線分布。

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是大明宮三大殿,正殿為含元殿。

宣政殿左右有中書、門下二省,及弘文、弘史二館。

在軸線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條縱街,是在三道橫向宮墻上開邊門貫通形成。

蘇大為從丹鳳門出來,左右是光宅坊和翊善坊。

他要通過來庭坊和永昌坊,從承天門入太極宮。

自從李治搬入大明宮,原本的三省六部的官員和衙門,也開始陸續搬遷。

按規劃,三省將設在太極宮宣政殿附近。

目前,中書省和門下省都大體都搬至大明宮。

只有執掌六部的尚書省,因為下面衙門機構繁多,還未完全搬遷。

其中六部衙門主要就在承天門與嘉德門附近。

蘇大為現在要找的,便是六部。

他原本想是直接去大理寺,甚或去刑部,再不濟也要去萬年縣,詢問高陽公主的案情。

但是方才跟王福來說話以後,改變了主意。

他要找的衙門,乃是尚書省下,六部之兵部。

李治朝的兵部尚書前期是崔敦禮,但此公因為出自博陵崔氏,在李治獨攬大權後,便被撤下。

後來的兵部尚書是任雅相。

任雅相早年曾任燕然都護,隨蘇定方平定突厥沙缽羅可汗,後任兵部尚書。

顯慶四年拜相,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

他在相位僅有兩年,便出任浿江道行軍總管,征討高句麗。

龍朔二年卒於軍中。

李治追贈他為荊州大都督,賜謚號為敬。

在任雅相之後,便是英國公李勣任兵部尚書。

但在李勣征高句麗後,李治以兵部尚書不可一直空懸為由,又改任其他人為兵部尚書。

起先李治想起用名將程名振。

但程名振也在龍朔二年去世。

朝廷追贈右衛大將軍,謚號為“烈”。

李治下一個考慮的人選,是鄭仁泰。

論朝中宿將,還活著的,幾乎沒幾個比鄭仁泰資格更老。

早在李世民晉陽起兵時,鄭仁泰便投靠秦王李世民。

武德年間,奉命鎮守長春宮,參與消滅劉武周、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的統一戰爭。

武德九年,參與玄武門之變,授遊擊將軍、歸政府統軍。

貞觀年間,遷左衛翊一府中郎將,宿衛宮城安全。

外放忠武將軍、勝州道行軍副總管,防備突厥。

參與攻打高句麗,授上柱國、左屯衛大將軍、同安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