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三更合一(第3/6頁)

“那好好的為何不在鄭州,突然搬入京城 ?可是因為忘川道長?”提及忘川道長,蘇園的問題就不禁變多了。

蘇方明點頭。

“但不是這次因為忘川道長,而是每一次都因為他。”蘇方明糾正道。

蘇園忙請他細講講。

“二十年前的蘇家,在鄭州不過是開了幾間小鋪子,略有盈利,生意做的並不大。因忘川道長的算卦批命,才助父親發了家,生意越做越大,幾年後竟還有幸成了皇商,就漸漸把生意做到了如今的程度。故而父親對忘川道長的話一直都深信不疑,他深以為自己能夠發家致富全靠道長提點,一直十分感激他,敬奉著他。”蘇方明解釋道。

這些情況蘇園多少了解一些,倒並不覺得太驚訝,蘇進敬要是不魔怔信道,哪裏會幹出丟親女兒的事兒來。

蘇園接著跟蘇方明提起她今日見到的杜詒,也是曾受過忘川道長幫助的人。

“他拜了忘川道長為師。我上次竟忘了細問你,既然蘇家與忘川道長有這麽深的淵源,你自小修道,是不是也拜他為師了?”

“嗯。”蘇方明應承,“不過他時常雲遊四方,親自教導我的時候很少。而且就是因為他那時沒有自己的道觀,將我托付給他的道友門幫忙照顧,才令我輾轉了那麽多家道觀。”

“上次你怎麽沒跟我提他是你師父?”蘇園覺得蘇方明是有意隱瞞了。

“原因有二:一感覺到你對他很懷疑,當時我們正談判,提他只怕會增加失敗的可能。二諱疾忌醫,我不喜提道觀的事,也不願認他是師父。”蘇方明很坦率地告知蘇園原因。

“這就奇怪了,同樣是徒弟,杜詒對忘川道長的印象極好。而你對他的印象,好像不怎麽樣?”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但你能立刻明白,年幼生子和老來得子的區別。”

蘇方明陳述這一情況的時候,臉色依舊淡淡的,明明對比之下該有怨氣的事情,他卻是一點情緒表達都沒有。

這例子舉得倒確實令蘇園立刻就明白了。二十年前,忘川道長自己還很年輕,屬於還要開創自己事業版圖的不定性的毛頭小子,自然是沒太多時間和耐心去管蘇方明這個徒弟。但過了十年之後就不一樣了,忘川道長成熟穩重了,而且杜詒還是杜宰相的小兒子,他自然要更加善待。

這麽一對比,確實顯得蘇方明非常慘。

“在你的傷口上撒鹽了。”蘇園有點不好意思,就把她布兜裏椒鹽杏仁都貢獻出來,給蘇方明做補償。

蘇方明看著杏仁表面粘著地薄薄一層細鹽,不禁失笑:“你還真擅於撒鹽。”

嘗過一顆椒鹽杏仁之後,他贊許地點了點頭,“味道不錯。”

“這是我聽到過語氣第二平淡的誇贊。”蘇園順嘴嘆道。

“第二,那第一是?”蘇方明不禁有些好奇。

蘇園:“第一是‘不錯’、‘尚可’、‘還可以’……”

“白玉堂?”蘇方明立刻就猜對了人,跟蘇園道,“若是他的話,不奇怪。當初我不管與那哪一號江湖人交往,都十分順利,唯獨在他那裏碰了壁。白玉堂是個軟硬不吃的人,無論你表現如何完美,也得合他眼緣才行,否則他就是看不上。我那時才明白 ,江湖上都傳他性情詭譎的說法是半點不虛。”

蘇園笑嘆,蘇方明吃癟的樣子應該很有趣,畢竟他的性子太淡了,鮮見能有這一幕。不過比起蘇方明吃癟,白玉堂吃癟的樣子肯定更有趣。

蘇方明聽蘇園這些感慨,挑起眉梢,“我覺得你這些想法很危險。”

“沒事。”蘇園無所謂危險。

“哦?”蘇方明打量一眼蘇園,目光有幾分意味深長,“你與白玉堂該不會是——”

“對,我正琢磨一件事兒呢。”

蘇園就把圓圓面和白玉糕的事講給了蘇方明,問他當時白玉堂那話是什麽意思。

蘇方明一臉果然如此的表情,故意揶揄蘇園:“你不懂嗎?”

“我懂啊,白玉糕是適合我。”

蘇方明怔了下,沒想到蘇園這麽直接。不過轉念再想,她能這樣直白的把心裏話講給自己聽,顯然說明她對他十分信任,也是對他這位大哥的認可了。這令蘇方明頗感榮幸。

“可圓圓面也適合我啊,我都愛吃。他不愛吃甜食,要二選一。我不用啊,我不需要二選一,我都可以!”

蘇園嘆畢,見蘇方明有點發愣地看自己,就再細致地跟蘇方明解釋她當時的感受。

“我當時聽完他的話,腦子裏‘轟’的一下,因為我特意給弄了白玉糕逗他,他就報復我,不打算不給我吃圓圓面了?還真不愧是小氣記仇出了名的人物!

幸而那會兒有盤白玉糕就放在我跟前,味道甜甜的,一直甜到我胃裏,才安慰到了我。否則我真要拍案而起,忍不住和他打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