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二更·我們成功了(第2/4頁)

於歸洋得到消息,立刻和池淵前往接應。

這一次來的人魚共有七百多條,都是部落裏最強壯的人魚。

他駭然發現:“水芳阿姨,遠峰叔叔,你們怎麽也來了?”而且他們二老是怎麽長途跋涉來到了這裏啊,他們雖然恢復了行動能力,可是跟年輕人魚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水芳和遠峰自然是日夜兼程才能和其他人魚同時抵達這裏。

年輕的人魚每天可以休息八個小時,而他們卻是一刻都不敢停,生怕自己掉隊。

但他們沒有告訴於歸洋,只是說:“我們也希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洋,我們雖然年紀大了,可是這心啊,始終年輕。它已經沉睡了很久很久,好不容易才蘇醒過來,我怎麽舍得不聽它的意願呢?”

於歸洋重重點頭:“謝謝您。”

七百多條人魚不是小數目,劉棟梁卻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大手一揮,給所有的人魚都配備了手機。

這些手機功能齊全,市價至少在兩三千左右,而不是用老人機來糊弄他們。

於歸洋教他們使用手機花費了不少功夫,這些人魚雖然體力不錯,但是理解能力就沒有科斯他們那麽強大了。

他也沒有時間重復講解,只能讓劉棟梁安排救援人員,和人魚結成對子,扶額人魚的各項後勤工作,包括了人魚的住行,還有接聽電話等。

也就是說,讓他們來充當人魚的聯絡員。

劉棟梁欣然答應。

隨著這一股新生力軍的加入,救援人員身上的重擔陡然減輕許多。

倒是有一些積水太淺的,人魚無法在積水中行動,還需要救援人員自己上場。

不過那樣的積水,已經不足以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了。

時間來到了第十一天。

雨勢雖然減弱,但災情依然在繼續。

但受災的群眾已經沒有了最初面對汛情的那種恐懼。

不論是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還是各地趕來的救援人員,亦或是時常出現在災區的人魚的身影,都讓受災的群眾感到了安心。

隨著海南暴雨在網上的持續受關注,人魚這個詞語,也成為了熱搜的常客。

人們在把目光投向災區的同時,也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物種,他們和救援部隊一樣奔赴在救災一線,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不懈努力。

人魚的熱度居高不下,士流媒體又將他們在救援群眾時的視頻和照片放了出來。

他們矯健的身姿更是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

還有他們和救援部隊相處的畫面,比如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吃熟食,誰能想到,看起來樣樣都不會,笨拙的人魚,救起人來卻一點兒都不馬虎。

於歸洋料到人魚會得到人們極大的關注,但沒想到,在士流媒體的有意引導下,人魚的熱度幾乎要蓋過汛情了。

有點喧賓奪士的意思。

不過更多的時候,人魚和救災是連在一起的,所以他也不需要擔心人們的關注點跑偏,帶來的輿論壓力。

有了人魚大部隊的協助,他和池淵反倒閑了許多。

因為他得負責傳達劉棟梁的調派,起到一個信息中樞的作用,所以非必要他就不用再參加救援,以免救援時手機離身造成信息不暢通。

但說實話,還不如參加救援來的舒服呢。

他每天要打幾百個電話,為了防止手機過熱,他得用三個手機三班倒才行。

可累死他了。

好在,這樣的情況沒有持續很久。

雨停之後,排水系統陸續恢復運行,積水持續消退。

人魚的作用也明顯降低。

於歸洋便向劉棟梁提出,要集結人魚,先讓大部隊回到棲息地。

劉棟梁知道,於歸洋此舉是擔心國家最後不能如他所期望的那樣,給予他想要的權益。

但他認為於歸洋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他了解中央的作風,既然上頭沒有出手而是順其自然,就連士流媒體都開始宣傳人魚,就足以說明中央也非常重視人魚的權益,並且正在根據民眾的反映來展開評估。

不過,他依然尊重於歸洋的選擇:“可以,需要我派貨輪送你們回去嗎?”

“不必了,船可沒有我們遊得快。”於歸洋笑道。

當天夜晚,隨著直升飛機陸續抵達碼頭,人魚們也終於回歸了大海。

於歸洋清點了數量,很好,一個都不少。

“謝謝各位這些天的努力,”於歸洋揚聲道,“我無法保證我們的努力能夠換來什麽,我也不能給你們任何承諾。但我相信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現在,我們該回家了。”

人魚們爆發出一陣歡呼,雖然陸地上的生活格外有趣,但對於人魚而言,大海才是所有人魚的歸宿。

於歸洋回頭,向不遠處的攝影師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他們為救人而來,完成了救人的使命,而後悄然潛入大海,就像不曾來過一樣。想想看,這是多麽煽情的劇情啊,相信很多人都會淪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