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三司以會審(第4/6頁)

自愧不如啊,自愧不如。蕭鈐真真切切的意識到,他的確該退休了。

不對,從京城北上以來,他已經在退休狀態,現在不過更加認清這一點。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家族後繼有人,這何嘗不是蕭家大幸。”盧氏還是挺高興,家裏能出了這麽一個能幹的孩子。

蕭鈐點點頭,“我就是可惜她是一個女郎。”

此言落下,盧氏瞪了他一眼,蕭鈐連忙解釋,“身為女郎,縱然再能幹,總是為世人所不能容。若沒有這身份的約束,她能做得更好。

“再有她將來要嫁人生子,生孩子可是半只腳進鬼門關,夫人當年歷盡千辛,我皆歷歷在目。”

正是因為親身經歷過,才更加讓蕭鈐不敢憂心。

“你就放寬心吧,再多的問題,只要我們一家子齊心協力,別在後頭扯五娘後腿,五娘能解決。”盧氏信得過蕭寧,也要幫著蕭寧給蕭鈐一顆定心丸,讓他且放寬心,切莫憂愁。

“也對,總還有你在後面幫襯著。”蕭鈐縱然再憂心,想到有盧氏在,心中的大石總是松落了許多。

“這些事你先記著,等前頭鬧得差不多了,你再出手。”盧氏叮囑蕭鈐,將她早已查出的證據熟記些,也拿在手裏,差不多就該開始收網了。

“天下人這會兒,都當我是一個昏饋無能的長輩,我還等著夫人趕緊給我正名呢。”蕭鈐玩笑的說起這話,盧氏握住蕭鈐的手道:“只要五娘懂你是為她好,為她謀劃,為她犧牲,她這輩子必銘記於心。”

蕭鈐反握住盧氏的手,含笑地道:“記與不記得又如何,我們當長輩的理當為她掃除障礙。

“這天下是我們蕭家的天下,為她同樣也是為我們蕭家。”蕭鈐的大局觀必須是有的,盧氏知道他想得明白並不糊塗,也就放下心中的大石。

***

隨著孔鴻和姚聖他們這些宰相上書提議,三司會審,一道審理朱家案子。

朱家的人,除了一個朱三娘死了,其他人都還活得好好的,三司會審的公堂上,問清案情的始末,為了昭示於天下,審案當日,大開公堂,讓百姓旁聽,以昭示此案的公正。

朱三娘之死,是為暴斃,再有內情,眾人聽聞,亦無法說出蕭寧有錯的話。

縱然如有些人所願,朱三娘之屍體交官府檢驗,亦驗不出個所以然,就是暴斃而死。再想扣到蕭寧頭上,居心叵測之人,癡人說夢。

至於朱家著火一案,事實證明是有人故意栽贓蕭寧。

朱家人當日被人下了藥,所有人都昏迷不醒。若不是黑衣玄甲守衛在他們家,只怕他們一家子,早已被大火燒得屍骨無存,哪裏還有機會在這公堂之上討要一個公道。

縱火之人,當日已經被黑衣玄甲擒拿,而這黑衣玄甲正是蕭評派去的。

為了借朱家的案子栽贓蕭寧的人,的確是不死心。一計不成,再生一計!

總而言之,難得蕭寧露出了破綻,他們便不遺余力,一定要借朱家的案子,扣蕭寧囂張跋扈,目無王法,草菅人命的罪名。

朱家人不肯配合,朱三娘的死,他們沒辦法借機掀起驚濤駭浪。

既是不能為他們所用的人,留之何用?況且朱家的人一死,落在眾人的眼中,極有可能變成是蕭寧為了殺人滅口而為之之事。

縱火之人,當日被擒拿,又被朱櫬嚇唬,當時就認了實話,他是奉命行事,只為了栽贓嫁禍蕭寧。

至於栽贓嫁禍與蕭寧的究竟是何人,縱火之人也不知道幕後到底是什麽人,他只見了一個傳信的,給他些黃金白銀,他便放一把火,喊幾句話。

本以為這是一樁極其輕松的事,不想竟然落入朝廷之手,更遇上一個朱櫬,都不必他人以嚴刑逼供,他便被嚇得一一招認。

縱火之人,既然不知幕後之人,只見過送信送錢的,這也是一條線索。

早已經拿下縱火之人的蕭評,已經順著縱火之人之前提供的線索查查,但......

“人死了?”既然是三司會審之前,蕭評查到的所有線索立刻上交,但結果顯然是讓大家都不滿意的。

幕後主使者竟然想要栽贓嫁禍於蕭寧,正可謂居心叵測,意圖亂天下。

這樣的人必須要找出來,而且一定要嚴厲處置。

可是第一步竟然就遇上了問題,線索所指的人既然死了,那麽蕭評還有沒有其他的線索?

如果沒有,這樁案子,難道就成了死案?

三司會審,那是肩負朝廷信任,一定要將此案查明,如此結果,他們自然不願接受。

蕭評在這個時候指出,“這些日子,我已經讓人查出,當日是誰殺了送信之人。”

人的確是死了,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不認。

不過,這也不代表線索就此中斷。

“說來也是因緣巧合,送信之人指甲處留下了殺人者的線索,只是此人想要拿下,某尚未上稟朝廷,暫不能動。諸公接手此案,某一並移交諸位?”蕭評分外識趣,要將所有事宜移交三司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