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出發

三月三日白鹿節, 白鹿領熱鬧了一天,商店門口更是人擠人,幸好唐博早有所料, 已經早早安排好排隊用的繩欄和維持秩序的人員。

白鹿節過後,白鹿領就正式進入了春耕。

因為春中開始就是雨季,而且雨勢會越來越大,為了避免種子還沒發芽或者發出的芽苗太幼小, 被雨水沖毀和淹死, 白鹿領人必須搶著時間下種。

唐博得到的獎勵是冬天播種的冬小麥——不過在這裏習慣稱春季成熟的小麥為春小麥,秋季成熟的麥子則是秋麥。

第四代春小麥種子需要按照正常的時節耕種, 這時候已經是春季,自然無法耕種,只能留著種子等待秋天秋麥收獲後再行耕種。

現在播種的就是秋麥, 除了麥子以外, 唐博還讓領民大量種植大豆,並保證他會按照十斤一個銅幣的價格收購。

另外,唐博又在自己的田地裏讓農奴和佃農種植紅芋頭、黃米、韭菜、大蒜、青菜、紫蘿蔔、花椒、香瓜等農作物。

總而言之, 他把手上所有能用的種子都用了,其中唐博最看重黃米的種植, 這東西無論口感還是收貨量都比得上秋麥, 完全也可以做為白鹿領人的主食之一耕種。

唐博倒是想利用三樹領更加肥沃的田地來種植黃米, 但合並並不是一聲令下就能解決的事, 想要三樹領人聽信領主的話不耕種他們以前常耕種的麥子, 而改種其他農作物, 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至少得讓兩地領民看到實際好處, 這必須要等一年, 但這也沒辦法, 搞建設就是需要花時間,三年五載都是少的。

而想要把肥沃的田地集中到一起耕種,把人員集中到一起,那就更麻煩了,需要重新規劃城市,需要重新蓋房劃分田地等等。

但古鼎在知道他名下有大量良田後,就命令自己的農莊分出一半土地種植唐博想要種植的農作物。

緊趕慢趕,白鹿領人總算在雨季來臨前把所有種子全都種下。

唐博還是第一次實際經歷白鹿領的雨季,他從原身的記憶中挖掘出雨季一開始比較符合他印象中的春雨綿綿,但過不了十天半個月就會轉變為大雨,等快要入夏還會有一段時間的瓢潑大雨。

那不是每天下一會兒,而是天天這麽下,有個陰天都算是好天氣。

白鹿領水土流失厲害和這種極端氣候也有很大關系,春中到夏初,大量的雨水不但會破壞幼苗成長,還會把表面一層泥土沖刷到下遊,並形成各種窪地淹死農作物和植物。等到夏天旱季到來,缺乏植物保護水分的土壤會極度幹涸,導致土壤開裂、養分大量流失。

如此惡性循環,白鹿領的生態環境自然就一日比一日差。

現在唐博就是人為的調節了白鹿領的生態環境,水渠和水庫的實際效果如何,就看頭一年的農作物收成和人們的感受。

可到了雨季,白鹿領人就已經領會到水渠和水庫的好處,大量雨水都順著比附近田地更低窪的水渠流進兩個水庫,再也不會輕易積存在田地中。

而且他們的領主還從白鹿靈那裏得到智慧,告訴他們怎麽在田地中弄出一條條田壟。

田壟就是把土壤堆高,把農作物種植在田壟中,這樣不但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淹灌,還可以聚攏肥力,並且能把田地收拾得整整齊齊,拔草和澆灌都會方便許多。

耕田之前,領主還教他們把生石灰撒到田地裏,說是這樣可以除蟲和增加一定肥力。

草木灰也可以,但白鹿領人每次過冬都覺得柴草不夠用,哪還會把剩下的柴草留到春天燒草木灰?

不過這也有一點好處,那就是來年春天,白鹿領的田地中野草一般都不太茂盛,隨便拔拔就沒了。直到雨季,野草才會蓬勃生長。

白鹿領人此時對唐博都十分信服,且看到領主的田地也是這麽做,就都照著做。

生石灰當然也不是隨便撒,這裏面有很大講究。

撒多少量,什麽時候撒,都要聽領主安排。

一般而言,根據土壤酸堿度,一畝地需要使用二十公斤到一百公斤左右的生石灰,且只需兩三年使用一次。一定要注意的是必須撒過生石灰後再松土,如果能隔天再松土一次效果更好,其次是等上七天左右再施基肥,然後再播種。

生石灰屬於堿性,不是任何土壤都適用,得看土壤的酸堿度,酸性土壤更適合撒生石灰,且用量可以平均達到每畝地一百公斤。

唐博教導村人如何用簡單方法測試酸堿度,在沒有PH試紙和色卡對比的情況下,分辨土壤是酸性、堿性還是中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土壤的來源、顏色、質地和手感。

酸性土壤一般可以理解為比較肥沃的土壤,顏色偏黑、偏深黃,腐殖土較多,土壤松散,水分下滲較快等。另外紅色土壤也是酸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