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三更合一

跟安然一起去特區的另外四名全是五六十歲的男同志, 安然雖然是女性,但因為是年輕人,所以辦理各種登記手續就全靠她了。

幸好因為行業領域不同, 四名叔叔輩的老幹部也都十分好說話, 一路上很是有話聊。其中一位是省醫院副院長, 一位是省立大學校長,一位是書城市農業局局長, 還有一位是商業廳書記……無論是職級還是資歷或者年齡,都是安然的老師。

安然相信,高美蘭這次是真的在給她創造機會,這種以前從沒接觸過的機會。

一下飛機安然先去住宿酒店幫大家辦理好會務簽到、登記住宿, 得益於她唯一的女性身份, 她能單獨住一個房間, 房間環境啥的也沒時間看,她得先給家裏去個電話。

“媽, 孩子們都聽話吧?”

“聽話聽話, 才半天功夫呢, 你著啥急。”

安然啞然失笑,自己這種保姆心態可真不行啊, 好容易出來一趟學習的機會卻把整個家庭背在自己背上,接下來還有那麽多天呢,要都這樣豈不是要寢食難安?

掛了電話, 她把行李整理好, 看著時間差不多,就下樓去吃飯了。深市商業廳配的有食堂,因為商業發展得好,招商引資搞得如日中天, 就連食堂的飯菜也是很高档的,不僅有葷有素營養搭配,還都是在石蘭省不容易吃到的魚蝦海鮮這些。

安然掏出剛才在簽到處領取的飯票,打了幾份海鮮,剛把飯菜打好準備端回房間裏吃,另外四位“老師”就招呼她:“小安來這兒坐。”

安然只得端著過去,幸好位子也夠坐,不用擠。

老幹部們一邊談論著這邊的飲食口味,一邊說這裏的變化,用天翻地覆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我七十年代來的時候,這兒就是個小漁村,人都沒有,當地生產隊以捕魚為生,還有不少人削尖了腦袋要偷渡到對岸去。”

“現在啊,我都找不到當初的小漁村具體在哪個方向了。”

安然連連點頭,可不是嘛,這就是改開的紅利啊,曾經多少人冒著生命危險遊也要遊過去的地方,以後也將被這個曾經的小漁村超越,到時候多的是對岸的人來這裏工作生活。

因為都是一個省份來的,大家天然的有一種親密,說著說著,有倆人走過來,在大學校長肩上輕輕拍了一下,“哎呀真是老王啊,我還以為看錯了。”

說話的是一個同樣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同志,據王校長介紹,這是隔壁省份工業廳的領導,要在石蘭省,那就是安然的直屬領導,她忙起身打招呼,慢慢地聊起來。

就這樣,每天吃飯時候,或者參觀,或者外出的時候都能遇到老熟人帶老熟人,老鄉帶老鄉,很快安然就把全國這一批一百多人認齊了。

本來,安然也不是天生就對人臉和交際敏感的,但上輩子的工作是不允許她清高的,必須逼著自己記住人家的臉和各種稱謂,畢竟下一次見面能一下將對方認出並叫出的話是很加分的。這一輩子的工作經歷,那更是,已經把這種本事練就得爐火純青了,怎麽稱呼,什麽職位,哪裏人,甚至連小習慣她都會記下來。

要說不累那是放屁,有時候她都覺著自己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些,可現實是不當弄潮兒就會成為一朵小水花,甚至連水花都沒機會當。時代在進步,她一個要學歷沒學歷,要過人的大智慧也沒大智慧的已婚已育有家庭的中年婦女,不自力更生力求上進,她想要的東西會從天而降嗎?

別人會對她的人生價值認同嗎?心裏會有滿足感嗎?

她的母親她的孩子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嗎?

更別說她自己內心最需要的那種發號施令、當家做主的渴望。

所以,她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麽,也非常不介意吃點苦,活得累一點,她只怕沒有這個能讓她付出就有收獲的機會!

退一萬步講,哪怕她認不齊大家夥,這些天南海北來的精英們,也會認識她的。畢竟這一期學員裏本來就沒幾個女同志,就數她最年輕,最漂亮,進退有度,說話得體,確實有點賞心悅目的意思。所以,哪怕知道她的已婚身份,依然不妨礙她成為這一期的風雲人物。

畢竟,也不是所有學員都是老校長那樣的老幹部,還是有好幾個青年人的。

當然,安然也沒心思管那麽多,她白天得好好學習,認真做筆記,晚上回到賓館還得對家裏那倆孩子一天一個電話的問著,結束後洗漱一下,再回顧一下白天學到的新知識新思路,已經沒有多余的精力去想別人怎麽看她了。

且說書城這邊,自從爸爸媽媽一走,小野家就成了孩子們的天堂,剛開始她還擔心朋友們來玩耍會不會打擾到哥哥,後來發現她哥壓根不在家裏復習,都是在學校自發的上晚自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