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顧明蓉這件事,到底沒有給秦戮帶去任何影響。

反而是顧弘濟,因為在厲王府中得了好大一個沒臉,這件事又被傳了個滿城風雨,人盡皆知。

覺得大失顏面的同時,連帶著對常姨娘也沒了什麽好臉色。

常姨娘本就因為顧弘濟馬上便要續弦再娶之事在侯府的後宅舉步維艱。

現下出了這樣的事,與顧弘濟剛剛緩和下來的關系重新變得緊張,日子也變得愈發地難過了起來。

顧弘濟與常姨娘之間的感情如何,完全不在此時愛□□業兩得意的顧硯書的關心範圍內。

知道常姨娘現在的處境時,顧硯書只一笑了之,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顧硯書來說,還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做。

這些天隨著時間的流逝,朝廷對於紹城的情況也越來越了解。

二皇子以及戶部侍郎也都已經快馬加鞭抵達了紹城。

但是短短的幾天功夫,朝中眾人便發現,事情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困難許多。

紹城百姓們的情緒比他們想象中的更加不穩定。

二皇子與戶部侍郎剛到,就受到了來自災民的攻擊,二皇子還因此受了傷。

仔細想想,似乎也能夠理解。

畢竟這次紹城的雪災,起因還是因為紹城的官員不作為。

而在雪災發生之後,官府沒有盡力彌補自己工作上的失誤也就罷了,竟然還做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最終使得事態越來越嚴重。

災民們有所遷怒,也實屬正常。

這要是換做其他經驗豐富一些的官員,或許還能夠安撫好災民的情緒。

偏偏這次賑災的隊伍中,身份最高的人是二皇子。

二皇子雖然在朝中存在感不高,一直跟在大皇子身後,也沒有什麽話語權的模樣。

但好歹也是皇子,天潢貴胄,從小養尊處優,什麽時候受過這樣的委屈和侮辱?

一氣之下,直接將鬧事的災民給抓了起來,還說什麽攻擊皇族,是誅九族的重罪之類的話。

這樣一番動作,無疑是直接捅了馬蜂窩,直接讓災民們心中的怒火到達了頂點。

賑災之事也因此停滯不前。

二皇子所作所為傳回朝中之後,差點沒把大皇子和皇上氣個仰倒。

眼見著皇上要遷怒到了自己頭上,大皇子又是請罪,又是做出重重保證,這才堪堪換取回來一個彌補的機會。

隨後,大皇子甚至連片刻也不敢歇息,便直接動身前往紹城,收拾二皇子留下的爛攤子。

雖然顧硯書從前幾次與大皇子的交鋒之中,覺得大皇子這個人不怎麽聰明的樣子。

但他能夠與秦戮並稱為最有希望繼承大統的皇子,自然也是有兩分本事在身上的。

大皇子到紹城之後沒兩天,便將災民們的情緒安撫了一個七七八八。

從後來皇上的反應不難看出,對於大皇子的這一番動作,皇上是非常滿意的。

連帶著那天上朝的時間也短了不少。

就在大家覺得賑災事宜已經步入正軌,接下來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依照原計劃進行的時候。

大皇子那邊卻又暴露出來了另外一個問題——

錢不夠了。

沒錯,就是錢不夠了!

自古以來,賑災便是一個極為耗費錢財的事。

給災民提供衣食住、給生病的災民治病,還有替災民們重新建設房屋。

無論是什麽地方,都需要大量的銀錢作為支撐。

天齊的國庫本就不充盈,一開始朝廷撥下的賑災款便不是非常多。

那一筆不算多的賑災款,不過幾天的功夫,便顯得有些吃緊了起來。

皇上在接到消息之後,雖然沒有多加考慮,就追加了一筆賑災款送往了紹城。

但從皇上給出第二次賑災款的數額,以及給錢之後的反應,朝廷上下的官員們都清晰地認識到了一個事實:

國庫中的錢財,恐怕並不多了。

而在意識到這一點時,秦戮的心情也變得不愉了起來。

畢竟就以往的經驗來看,這種情況下,下一個倒黴蛋便是兵部以及軍隊。

若是這一批賑災款還不夠,那麽接下來,朝廷恐怕就會縮減今年軍中的錢款,以用做賑災。

想到手底下的那些嗷嗷待哺的兵,秦戮心情能好的起來才怪了!

果然,在第二筆賑災款撥出去的第二天,早朝上便有官員提出,可以取消今年的征兵。

因為就天齊近兩年的情況來看,征兵與否,並不會影響到邊疆的安寧。

而且取消征兵,還能夠節省下來一大筆開支。

現在紹城的災情刻不容緩,自然更需要這筆錢財。

這個提議,得到了不少官員的贊同與響應。

有人贊同,自然便有人反對。

畢竟開年征兵是天齊近百年的傳統,除了先帝在位時,國庫見底的兩年,從未停止過。

現在國庫雖然因為紹城雪災略微有些吃緊,但也還沒有到山窮水盡,要取消征兵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