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不得不說,顧硯書在對人心的把握與理解上,的確已經到了一種的恐怖地步。

若是看到這則募捐啟示之前,大家沒有看過副刊,心裏都多少會生出一些抵觸的情緒。

畢竟募捐這種事,在天齊從未有過先例。

現在顧硯書卻想直接用一則公告,便讓大家從兜裏掏錢出來,無疑是異想天開。

但偏偏,現在絕大多數人都看過了那一則副刊。

所有人對紹城雪災後的情況都有了深刻的了解,他們上一刻還在因為朝廷面臨紹城雪災時的無力而感到痛心。

此時在天齊的老百姓心中,想要幫紹城的百姓們做一點什麽事的想法,已經達到了頂峰。

在這個時候,看到這則招募啟事,於京城的百姓而言,這並不是在向他們要錢,而是如同茫茫大海上被點亮的燈塔,給他們指明了方向,讓他們知道,他們也可以幫紹城做一些事!

恰逢這個時候,又有一個新的消息傳了過來:

“陶然居唐掌櫃剛剛去捐了二十萬兩銀子!歸園居的趙掌櫃和邀月閣的姚娘子也分別捐了十萬兩和十五萬兩!”

聽到這個聲音,當即便有人表示了疑惑與不解:

“你是怎麽知道的人?”

“當然是親眼看到的啊!我剛從《京都日報》那邊過來,恰好看到唐掌櫃和趙掌櫃,以及姚娘子去捐款!”

“那你怎麽知道這幾位掌櫃捐了多少?”

“當然是《京都日報》說的啊!這三位掌櫃前腳剛捐完款,後腳報社就張貼了告示!”

“對對對,我也是才從報社那邊過來,現在報社外面的那面墻上好大的一張紅紙!報社那邊的人說了,從今開始,所募捐到的所有款項,都會在上面寫明!”

“我也知道!當時我還問了這是做什麽的,報社的人說這是為了公開透明!讓所有人都能知道有多少人為紹城出力,又分別出了多少力,同時也是為了方便大家查查閱監督,以防有人公開渾水摸魚!”

……

捐了款還會專門張貼紅榜?

這事兒聽起來可就真的算是有些新鮮了!

當即便有不少人朝報社的方向走了去,準備去看看這個新鮮。

眾人才剛走到育德路口,遠遠地望過去,一眼便看清楚了這報社與往常的不同。

此時報社外面的門店大門大大開著,就連旁邊耳房的窗戶也開著。

在報社的門口,則是放了一張大大的桌子,桌子旁,則是放了一個半人高的木箱。

木桌前正坐著一個人,正在低頭記錄著什麽。

除此之外,報社的墻外果然如同剛剛那些人所說的那般,張貼了一張大大的紅紙,仔細看看,上面已經寫上了幾條明細。

陶然居,捐款二十萬兩。

歸園居,捐款十萬兩。

邀月閣,捐款十五萬兩。

除了這三條之外,還有一條。

厲王府,捐款十萬兩。

看清楚最後這一條時,人軍中驟然便爆發了一陣激烈的討論:

“厲王府居然也捐了十萬兩?”

“有什麽好驚訝的?看看前面那三條,十萬兩,算是少的了!”

“你覺得十萬兩少,你也捐十萬兩啊!”

“就是!你覺得少,那就捐上二十萬兩!”

……

幾句話,頓時便讓那些想說厲王府的十萬兩確實有些少的人堵了個啞口無言。

這個時候,有有人開口了:

“而且你們可別忘了,無論是陶然居、歸園居還是邀月閣,可都是厲王妃的產業!”

“沒錯!都說夫妻一體,這樣算一算,厲王府其實是捐了五十五萬兩!”

這二十萬兩,十萬兩的,分開來看好像並不算多。

但是在聽到“五十五萬兩”這個數字的時候,頓時便讓人覺得被驚了一跳。

五十五萬兩,即使是出自鐘鳴鼎食之家的公子哥兒,也不能隨口說這是一個小數字。

頓時,人群之中便有人提出了質疑:

“厲王府真的捐了五十五萬兩?”

“自然是真的。”

下一刻,報社的方向便傳來了一道清冷的聲音。

聽到這個聲音,不少京中的學子都感覺到了精神一震,無他,這道聲音他們真的太熟悉了。

在三年前,他們便時常聽到這道如同冬日的初雪一般的聲音,為他們指點迷津。

下意識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眾人一眼便看到了那道自報社內緩緩而來的身影。

即使坐在輪椅上,比在場的大多數人都要矮上一些,但其周身的氣度,卻讓人忍不住仰望。

即使眾人早就知道《京都日報》的負責人為溫清霄,甚至也在初二的日報上,看到了溫清霄的文章。

但知道、聽說,到底比不上親眼所見時所帶來的震撼。

當即,人群中便已經有人忍不住叫出了聲:

“清霄公子!”

“六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