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在顧硯書眼中,京中會出現譴責柳如溪的言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是女性意識覺醒的必經之路。

但對於柳如溪甚至是柳蘇酥來說,這顯然是一件極為要命的事兒。

在此之前,無論是柳蘇酥還是柳如溪,都以為只要能夠拿到和離書,便是萬事大吉。

柳蘇酥甚至已經在與柳如溪暢想著柳如溪日後的生活了。

柳如溪現在對男女之情已經徹底死了心,完全沒有了再嫁的想法。

她也明白,自己不可能一直住在英國公府。

就算她與丁一白是和離,而不是被休棄。

但這到底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一直住在英國公府,難免會影響府內姑娘們的名聲。

當初她出嫁之時,嫁妝還算豐厚。

現在用這筆嫁妝,在京都或者附近買下一個不大不小的宅院,請上幾個奴仆,每日裏過著歸園隱居的生活倒也不錯。

柳如溪未出閣之時便喜歡種花,曾經也種出過不少名貴的品種,嫁入公主府後,便再也沒有機會碰那些喜歡的花草了。

余下的半生,柳如溪有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柳如溪與柳蘇酥的設想之中,柳如溪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然而現在京中的這些言論,便如同一把無情的鐵錘,直接打破了柳如溪對於日後生活的所有幻想。

這個時候,柳如溪終於明白,為何當初厲王妃能夠那般篤定,百姓的嘴能夠讓福寧公主屈服了。

流言如刀,雖不見血,卻能割到人心底的最痛處,刀刀致命。

眼見著京中叫囂著讓英國公府將柳如溪交出來嚴懲不貸的人也越來越多,而英國公府原本便存在的對柳如溪的不滿之聲也越來越大之時。

京中的言論方向,卻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最開始站出來反駁的,是驃騎大將軍家的梅大小姐。

說起這梅大小姐,在京中也算是頗有名氣。

但與尋常的閨秀以“美貌”、“才氣”、“聰慧”等等聞名京都不同,這位梅大小姐之所以在京都名聲大噪,完全是因為其剽悍的性格。

梅小姐是兩年前,跟隨著厲王殿下一同入京的武將家眷之一。

許是長年在邊關長大的緣故,這位梅大小姐完全不同於京中的閨秀。

從不講究笑不露齒那一套淑女準則不說,就連在男女大防這一方面,也不甚在意,經常與梅將軍手底下那些將士交手切磋。

性格大大咧咧,從不含蓄。

在剛進京那會兒,或許是為了融入京都貴女的圈子,梅大小姐還是收斂了一陣兒的。

結果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她便因為在街上將一正在調戲民女的紈絝子弟好一陣痛揍,而暴露了自己的真實性格。

京中的紈絝子,或許沒什麽本事,但至少在家世這一塊兒,從未輸過旁人。

梅大小姐這一揍,便直接揍到了朝中一品大員的庶孫身上,對其名聲的影響,可想而知。

梅大小姐的名聲壞了,京中原本就與其不甚熟悉的貴女們,自然而然地便對其敬而遠之了起來。

尋常聚會,若非必要,輕易都不會給梅小姐發帖子。

而梅大小姐卻相似完全不在意這一點似的,反而在名聲逐漸走低之後,活得愈發地瀟灑了起來。

腰間別上了一條長鞭,常年與一些武夫混在一起,若是見不慣誰做了什麽過分的事兒,少不得會抽出長鞭給他一頓好賞。

偏偏驃騎大將軍不僅是朝中的一品大員,身上也與厲王殿下一般,戰功赫赫,等閑之人根本動搖不得。

對於梅大小姐在京中“欺男霸女”的行為,被她收拾過的紈絝們,簡直是敢怒不敢言。

這次也同樣如此。

梅大小姐與友人聚會之時,聽到鄰桌之人議論起了柳如溪之事,了解了前因後果之後。

再聽那人一口一句“傷風敗俗”、“驚世駭俗”、“應當嚴懲不貸”……當即便沒忍住心中的暴脾氣,抽出鞭子來將身旁那人好一頓抽。

抽完還不肯罷休,指著那人的鼻子便是一頓好罵。

什麽“去你娘的傷風敗俗!和個離就傷風敗俗了?你們男子逛青樓,夜夜換新娘的時候怎麽不說自個兒傷風敗俗?”

“還驚世駭俗?也就只有你,頭發長見識短,空漲年齡不長大腦,才覺得驚世駭俗!”

“還嚴懲不貸?本小姐熟讀天齊律法,竟然不知什麽時候律法中多了不許夫妻和離這一條?難道是你自個兒剛加上去的?”

“覺得別人做的事兒讓你覺得心裏不舒服了,你就想要嚴懲不貸?我呸!本小姐勸你先撒泡尿照照自己,看看自己配不配!”

……

梅大小姐是個什麽性子,旁人是一清二楚。

一聽這陣叫罵,再一看地上那被抽得渾身是傷的人,原本還在叫囂著嚴懲柳如溪,以儆效尤的人,頓時便閉上了嘴,大氣兒都不敢喘一口。